巴赫音乐演奏如何加装饰音的问题
巴赫音乐演奏如何加装饰音的问题
作者:abada张宏兵
要想加装饰音,就一定会与和声学发生关系。-----其实一切和声外音,都可统称装饰。只不过通常说的“装饰音”,较短。但也要符合和声外音对和弦装饰的普遍法则(指当时作曲家本人一贯遵循的),以及对位法。
别看短,慢练时,就不短了,若有瑕疵就显露了;即使正常速度难以辨别优劣,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按老外的话就是上帝),那还是要精益求精。
------------------
演奏家常争论装饰音从下方音开始还是从上方音开始,是个无聊的问题。其实大多应从和弦外音开始。如(鲁特组曲第三号,即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5-C小调-前奏曲之前奏):
下面是首调简谱标记:
例一:
小调主和弦(第三小节第三拍)
高音(小调主音):#56#56---
低音(小调主音):6-------
强拍上减少空八度,符合巴赫一贯风格。这须从下方开始。
例二:
另小调主和弦:
高音(小调三音):212121---
低音(小调主音):6-------
从四度62(前面有预备),解决到三度61,并且反复几次,高音就是212121--,从倚音到和弦本音。这却是从上方音开始的。
例三:
小调属和弦:
高音:6#56#5---
低音:3-------
和弦外音与本音的关系相当于例二。只不过是例二是主和弦,而例三是属和弦。主或属和弦的三音和五音,常用其上方音起头装饰(这是强拍上四六和弦的由来)。
又如(第八小节第一拍):属七和弦
高音:2--------
低音:6#56#56#5---
总之,装饰音一般在强位上从和弦外音开始,解决到和弦本音,并来回波动,最终解决到和弦本音。从上方音开始,还是从下方音开始,要对照上面例举的情况。
[强位、弱位的定义:
例如细一拍分为四份:
1强位,2弱位,3次强位,4弱位。
(强位弱位指和声与音符的变换关系,不一定指演奏力度的强弱,这和一小节内的强拍弱拍道理相同。)]
岂不知若加好了加对了,那种悬念和解决的感觉是多么美妙!
任何装饰都是对和声的装饰,东方人对和声的概念较弱,旋律的概念较强。装饰音是对和声的装饰,要对整个的和声负责。而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声部的装饰,不仅仅是对某一个旋律负责。
-------------------------
装饰音可不能即兴乱加,除非你是精通和声与对位的,否则加错了还不如不加。
举例(简谱,括号内为一拍细分):
(7-------)|1---
(2---5-4-)|3---
(5-4-3-2-)|1---
高音旋律是导音7解决到主音1。平均律乐器导音7不够高(音欠准),不是很舒服,长音7常要用1来装饰,17混合频响,以提高导音的感觉,更舒服。
针对上述特殊低音情况,这样加就是完全错误的:
(17171767)|1---
(2---5-4-)|3---
(5-4-3-2-)|1---
其中357走向246的时候,形成了平行五度,别看是32分音符,内行人仔细听是会觉得难受的。
下面的加法没有错误:
(17171717)|1---
(2---5-4-)|3---
(5-4-3-2-)|1---
许多装饰音的答案几乎可以由和声对位关系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