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两首加沃特舞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找到一个大提琴版的音频
http://www.wwenglish.org/ftp1/tenacity/cm/bach6.mp3
据说加沃特舞曲起源于法国的加普,具体在那儿俺也不知道,世界地图上啥位置就更不清楚。生活在加普这个地方的人,叫加沃特人,他们自己跳的这种舞就叫加沃特舞。我估计这种舞蹈可以与大秧歌有一比。
这种加普大秧歌,在十七世纪的时候,也不知咋整的传进宫里了,还大受欢迎,估计是加普这嘎达出了个妃子。您想啊,封建社会,妃子喜欢的,皇上能不受影响么?皇上妃子喜欢的东西,王公大臣们能不随大流么?上流社会喜欢的东西,老百姓能不效仿么?整来整去,加沃特大秧歌就成了全国上下风靡的舞蹈。于是乎,那帮捧臭脚的作曲家们就开始为这俗了吧唧的东西写舞曲。
后来,这种舞曲也被作曲家当作组曲中的一个章节,跟在萨拉班德舞曲的后面。巴赫的这两首加沃特就是大提琴组曲BMV1012的两个章节,也是跟在一首撒拉班德的后面。
加特的舞曲的特点就是2/2拍,有时候当作4/4拍演奏。节奏上比较规矩,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原始----毕竟出身寒门;速度中等---按现在的话说,顶多也就每分钟百八十拍;经常由第三排开始----如果按4/4拍演奏的话。
加特的舞曲的特点就是2/2拍,有时候当作4/4拍演奏。节奏上比较规矩,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原始----毕竟出身寒门;速度中等---按现在的话说,顶多也就每分钟百八十拍;经常由第三排开始----如果按4/4拍演奏的话。
我个人更愿意把这首曲子当作4/4拍来感受。
听很多研究巴赫的人说,巴赫的曲子,如果是弱拍起的,绝不能演奏成弱起。一些演奏家的录音和现场,似乎也是这样诠释的,包括这首曲子。
作为这类题材性的曲子,如舞曲,其节奏型是要贯穿整个曲子的始终的。
巴赫演绎的这首加沃特舞曲,其基本节奏型,我理解是第三派最强,第一拍次强?当然,这是把它完全当作一种舞曲来感受的。随着音乐的展开,作适当的调整。但是总的模式不应该有太大变化。
下一步就是怎么在细节处诠释了。
每个人的诠释都有不同,俺比较守旧,喜欢追本溯源。怎奈巴赫除了乐谱之外,很少有文字的东西流传下来,更鲜见对某支曲子的解释。那只好通过看原谱来自己琢磨了。其实,遵循追本溯源的其他演奏家、研究人员,也是看原谱来分析的。
这里多说一句的是,提琴谱的圆滑线与吉他谱的圆滑线的含义有些区别。
首先,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技巧和演奏效果。
提琴圆滑线,在技巧层面上,一般可以简单理解为右手“一弓子拉下来”,音与音之间没有断裂,并且是可以通过拉弓来控制力度的渐强或渐弱的;如果没有圆滑线,两个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间隙,听起来有点像顿音。
而吉他的圆滑线,在技巧层面上,大家都是专家,我就不多说了;他与提琴类的区别就是,很难做到渐强。
基于这两点,吉他就很难用圆滑音表现提琴类乐器的。比较突出的就是表现在1006a和恰空里面。所以建议大家在演奏者两首曲子的时候,要多看看原谱---如果我们希望更贴近原作的话---很多吉他改变版,是有问题的,比方说原谱是圆滑线渐强,而吉他也用了圆滑线。一般来说,那些不符的地方就不能用圆滑音来表现
好了,这个问题这两首加沃特里面表现不算突出,就不多说了。言归正传。
这首曲子是为大提琴写作的,那么就看看大提琴的原谱吧。当然,我们看到的谱子有误---这种可能也不排除。但是,我们的能力也就如此了。
首先分别将第一首加沃特舞曲的吉他谱与大提琴谱的前十小节,进行一下对比。通过谱号很容易分辨出各自对应的铺子。
大提琴的原谱是D大调,吉他的是C大调。而且,基本上是原位移过来,音符和织体上基本没有什么重大的改动。所以从结构上讲,就没有什么变化问题可以分析和注意的。
需要提出一点的是,我认为没有必要把原作下声部的时值作太大改动---听起来有些拖沓。也许是为了展现吉他丰富的和声特性吧。也请大家分别按照吉他版和大提琴版的下声部时值做对比演奏。
主要是要注意,原大提琴谱上圆滑线里的音符(除了第一个音符之外),在吉他上演奏的时候,千万不要演奏成音头,否则,原作的意思就变了。---这也是看原谱的重要原因之一。能用保留指的,尽量用保留指,以夸张地表现音与音之间的连续性。这一点,主要指几个红色圆圈部分。
再有,为了展示舞曲律动,对应大提琴谱中没有圆滑线的音符部分,在吉他上演奏的时候,可以适当作跳跃性处理。比如几个蓝色的圆圈。
音色方面,俺是更是外行了,所以说不出太多。不过,要注意,尽量使每个音符都要厚重,不要太尖锐。毕竟巴赫的作品为宫廷和宗教所作较多。
其他部分基本与此相似。不多说了。
如果仔细说,就这九小节,要写得就太多了。
怎奈语言文字水平低,况且讨论一天了,太累,又是个外行,所以先写到这儿。
很多东西最好是当面说,并用乐器比划比划,更容易说深说透了。
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