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韦瓦尔第出生于威尼斯。他早年从其父乔瓦尼·巴蒂斯塔·维瓦尔迪和勒格伦齐学习,曾经接受过一点音乐教育,但是他正式接受的教育是神学。1703年,25岁的他受戒为神父,人皆不拘礼节地称之为“红发神父”。作为一个神父,他应该投身与一些宗教工作,但是由于健康关系,他没有做过太多宗教方面的工作,1年以后他放弃了神父的工作,并开始了他的作曲生涯。他的第一部作品(OP1)于1705年出版,包括12首三重奏奏鸣曲。1709年出版的OP2是一套12首低音乐器拌奏的小提琴奏鸣曲。1711年出版OP3是一套12首的小提琴及乐队奏鸣曲。此后他写了非常多的协奏曲,而且大部分是小提琴协奏曲。到去世的时候,他已经写了几百首同类的作品。从1710年,韦瓦尔第开始写歌剧。从此他把自己看作歌剧作家,尽管很多人仍然认为他是小提琴家。他一共写了49部歌剧,其中存世的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
后来,1714年起任威尼斯贫女音乐学校教师及乐长他担任小提琴教师,并为学生们写了不少教学方面的作品。那里接收有病儿童或者孤儿。韦瓦尔第在那里教小提琴以及其他的音乐知识。那里的女学生经常在演奏会上表演,演奏活动是她们音乐学习的一部分。韦瓦尔第不仅指导他们,而且为他们准备演奏会,还经常为音乐会谱写乐曲,这些音乐会为孤儿院筹款得不少的经费。韦瓦尔第一直在孤儿院工作直到1740年,即他死前的一年。
威瓦尔第到过罗马及许多其他城市,他的作品供不应求。通常受约几天后便可破土而出,这也为他挣了不少钱。他也是多产的歌剧作曲家,同时代的Abbot Conti写道: “不到3个月,威瓦尔第便写了3部歌剧,其中两部为威尼斯而作,第3部为佛罗伦萨而作。最后一部歌剧作品大大提升了佛罗伦萨市歌剧院的名声,他因此而挣了不少钱”。 Jean-Jacques Rousseau和King Louis XV 都成为了他的歌剧迷。
事实上,威瓦尔第历史公认的是他对协奏曲发展的贡献。他的作品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是OP.8,这是一套十二部协奏曲(op.8)的一个部分,这套协奏曲总称为《谐和与创新的尝试》。其中头四首是众所周知的四部小提琴协奏曲(总称为《四季》),这四首协奏曲经常被单独演奏。OP.8中的第五首“海上风暴”,第六首“愉悦”以及第十首“狩猎”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
1741年,维瓦尔第去世。在以后的一百年,他的名声沉寂下来。直到十九世纪初叶,他才被人认为是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人们看重他对协奏曲发展的推动作用。今天,他的“四季”以及一些弥萨曲很受欢迎,而且是经常被演奏的曲目。留传的作品有各种独奏乐器(包括鲁特琴)与乐队的协奏曲(是最早采用单簧管的作曲家)、室内乐、世俗康塔塔教堂音乐、一部清唱剧和几部歌剧。作品产量虽多而不落俗套,不少器乐曲显示出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想象力。巴赫很赞赏他,曾改编他的几部协奏曲,并把一部四把小提琴的协奏曲改编为四架慢性羽管键琴的作品。
维伐尔地所作各种乐器的协奏曲多达四百五十部左右。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主要由小提琴等弦乐器表演。维伐尔地对三乐章协奏曲体裁的形成,对小提琴协奏曲体裁的确立,都起过重要作用。他留下二十余部没有管弦乐的协奏曲。其中有一部用两把小提琴,一把琉特,再加上担任通奏低音声部的乐器演奏的《D大调协奏曲》(作品59,p.209)。后来用吉它代替琉特作为主奏乐器并用弦乐协奏的这部协奏曲,就以《D大调协奏曲》之名不胫而走,成为早期吉它协奏曲中最重要的保留曲目。
本曲共分为三个乐章。各乐章都是D大调。
第一乐章4/4拍子,在快板速度上用有力的乐队全奏开始。
现在常听到的本曲唱片,大多数是用加上古钢琴的编制规模小的弦乐合奏与吉它表演,同时也有如用吉它独奏与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的。
第二乐章行板速度,4/4拍子,在弦乐队持续的和弦音响陪衬下,吉它唱出优美舒展的主题,并在安详的气氛中告一段落。
第三乐章快板速度,带有鲜明的双拍子舞曲体裁特征。吉它与弦乐队此起彼落,轻歌曼舞,最后在欢快而典雅的气氛中结束。
下面这段美妙的独奏改编(largo)是第二乐章的组成部分,其中吉他的第六弦需要调整为D。
《d小调吉它协奏曲》原曲Vivaldi所作《d小调抒情维奥尔琴与琉特协奏曲》(作品63之2,p.266)。原曲最早的演出记录是1740年在威尼斯。现在有时用吉它代替琉特演出。例如1977年出版了一张由安盖拉演奏抒情维奥尔琴、沙伊特演奏吉它,与贝特希指挥的维也纳室内合奏团一起录制的《d小调协奏曲》。
威瓦尔第小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他,从清贫中走来,用自己的双手挣得万贯家财;可最终,他又在清贫中死去……
1678年,维瓦尔第出生在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那时的威尼斯是欧洲的音乐中心之一,到处都是音乐,有时船夫的嘹亮歌喉都可以和歌剧院里优秀的歌手相媲美,王公贵族府邸中更是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幼年的维瓦尔第成长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到十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在教堂里演奏了。18世纪初的一本威尼斯旅游手册中记载:“……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维瓦尔第和他的儿子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就是本文主角)”的词句。
1703年,年轻的维瓦尔第 受了神职,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此后人们都称他为“红发神父”。这位神父在威尼斯慈爱院(女孤儿院)里当了一个普通的提琴教师,一干就是几十年。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奏小提琴。在维瓦尔第任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大量音乐作品源源不断的从他的鹅毛笔端流淌出来,最出色的还是他的器乐作品。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他在世时就出版了,包括至今还经常演奏的那部《四季》。由于意大利从文艺复兴以来积淀了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因此维瓦尔第虽然身为神职人员,在他的作品里并没有太多的神迹,而是经常洋溢著清纯的气息,就像亚平宁半岛的阳光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快乐。由于一直有一支听命于他的乐队,维瓦尔第大胆的进行试验和创新,他的协奏曲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主流乐器的组合。他的天才创作大大丰富了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其小提琴高把位的运用也为日后的炫技技术的发展作了铺垫。
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慈爱院乐队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为一个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远在德国的巴赫对他也钦佩有加,早在魏玛时期巴赫就曾改编过他的几部协奏曲。维瓦尔第青纯甜美的意大利风格对巴赫音乐风格的形成有不小的影响,即使是在巴赫后来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里,也有维瓦尔第的影子。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再著名的音乐家也只能仰王公贵族的 息而生存。只有得到有权势的贵族的认可和保护,才能减少一点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而且在那个没有版权保护的时代,音乐家辛辛苦苦创作的作品一经发表,就任人复制、演奏,自己拿不到一点版税。维瓦尔第只能尽可能多的作曲,并且把自己的作品推销给爱好音乐的贵族们,才能保证自己有一定的收入。维瓦尔第为此与欧洲许多贵族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与贵族的通信在欧洲往来穿梭。依靠出售乐谱和上演歌剧,维瓦尔第积累了5万杜卡特金币的巨额财富(巴赫最多一年只挣700银币)。
十八世纪中叶,欧洲音乐正经历著一次巨大的变革,巴罗克时代复杂费解的复调音乐正逐渐被单纯自然的主调音乐所取代,巴罗克晚期的三位大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亨德尔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这种变化,依然还是音乐生活的中心人物;而维瓦尔第(其实也包括巴赫)没能适应这种变化,他的听众也对他的音乐失去了兴趣。1740年无奈的维瓦尔第只好前往维也纳,投奔早年听过他演奏并很赏识他的查理六世皇帝。可在他到达后的几个月皇帝就死去了。失去了依靠的维瓦尔第穷困潦倒,一病不起,1741年终于客死在维也纳。他死去的当天,就被草草埋葬在圣查尔斯教堂的贫民公墓里,与他同时埋葬的一批人中甚至还有被处决的罪犯。几十年后公墓就废弃了,让后人永远无法找到他的遗骨。(还有莫扎特和舒伯特,音乐史上天才的悲剧还少吗?)
就这样,维瓦尔第清风一样的走了,留下的只有清风一般的音乐。
十八世纪,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罗克音乐。当在复兴巴赫的运动中发现维瓦尔第对他耐人寻味的影响时,音乐界开始关注这位大师,他的音乐魅力也越来越多的被揭示出来。20世纪20年代,他的大批乐谱在故纸堆中尘封多年后重见天日,让人们可以欣赏到这些200年前回响在欧洲大地上的动人篇章。1978年在他诞辰300周年之№,一块纪念 牌在公墓旧址上建起来的维也纳理工大学揭幕了,以表达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崇敬。
真正的金子即使蒙尘多年,也依然是闪闪发光的。
不做弥撒
维瓦尔第于1693年 受了神职,可他在教会中一直没有什么地位,到了后来他连做弥撒的资格也被取消了,为什么呢?原因说出来未免有些好笑:据说有一次维瓦尔第正在教堂做弥撒,突然想出一个赋格曲的主题;为了及时把主题记录下来,他悄悄离开祭坛跑到圣器室,记下了主题再悄悄的回来。谁知早有居心叵测的人盯了梢告了密。但宗教法庭认为这位音乐家好象有点疯疯颠颠的吧,所以没有给他太严厉的处分,不过维瓦尔第因此从此失去了做弥撒的资格。(但是维瓦尔第一直对这种说法矢口否认,他把不能做弥撒归咎于自己的先天性胸腔疾病,也许是爱面子吧。) 由此可见维瓦尔第对艺术执著的追求,他也并不是一个绝对虔诚的神甫;不过他留给我们那么多动人的世俗音乐,也许我们应对他的不虔诚感到庆幸吧。
移花接木
作为欧洲知名的作曲家,维瓦尔第在世时他的作品被许多作曲家所效仿、改编。巴赫也不例外。他年轻时( 主要是魏玛时期)为了使自己的键盘音乐作品规范化,将维瓦尔第的一些小提琴协奏曲改编为管风琴或古钢琴作品。可这样一来曾让许多音乐学家弄得糊涂:维瓦尔第的作品算到了巴赫账下,巴赫的原创又扣到了维瓦尔第的头上。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有10首作品是由巴赫改编自维瓦尔第。下面RV代表原作在维瓦尔第作品目录中的编号,Op.代表出自维瓦尔第哪一部作品集第多少首;BWV代表改编后在巴赫作品目录中的编号:
RV |
Op. |
原调性 |
BWV |
改编调性 |
改编乐器 |
208 |
VII之11 |
D大调 |
594 |
C大调 |
管风琴 |
230 |
III之9 |
D大调 |
972 |
D大调 |
古钢琴 |
265 |
III之12 |
E大调 |
976 |
C大调 |
古钢琴 |
299 |
VII之8 |
G大调 |
973 |
G大调 |
古钢琴 |
310 |
III之3 |
G大调 |
978 |
F大调 |
古钢琴 |
316 |
IV之6 |
g小调 |
975 |
g小调 |
古钢琴 |
381 |
IV之10 |
降B大调 |
980 |
G大调 |
古钢琴 |
522 |
III之8 |
a小调 |
593 |
a小调 |
管风琴 |
565 |
III之11 |
d小调 |
596 |
d小调 |
管风琴 |
580 |
III之10 |
b小调 |
1065 |
a小调 |
4架古钢琴与弦乐 |
这种改编使巴赫受益非浅。在那个还没有现代系统的音乐教育的时代,音乐家们要学习某种风格的最佳办法就是研究范例,进行改编。巴赫就经常通过改编他人作品进行学习,而维瓦尔第因此深刻的影响了巴赫的风格。在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中那种近似意大利式的风格无疑与维瓦尔第有关。与此同时,维瓦尔第的风格还影响到欧洲许多作曲家和演奏家,激发著他们创作的灵感。可以说,维瓦尔第的创作是高附加值的。
灵感喷泉
维瓦尔第创作思路的敏捷是音乐史上不多见的。他一生并不像巴赫那样苦行僧那样整日忙于作曲:他要指导孤儿院乐队的教学,频繁进行旅行演出,亲自主持歌剧上演,和歌唱家磋商角色的扮演,防止歌星们耍小脾气,广泛和各界人士书信往来,指挥乐队,除此之外居然还要抽出功夫来作曲,而且其数量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仅据已知的资料,维瓦尔第著有39部歌剧、23部清唱剧、43首咏叹调、73首奏鸣曲、40首大协奏曲,更多的是他为各种乐器写的协奏曲,多达近500首!(可能具体数字与其他资料有出入)
维瓦尔第曾声称,他愿意打赌,他创作一首协奏曲连带写出全部分谱会比抄谱员重抄一遍的速度还要快,这也许并不是吹牛。比数量更重要的是,维瓦尔第浩如烟海的创作中所显示出他无穷的灵感和想象。也许,维瓦尔第就是这样一座灵感的喷泉吧。
复杂个性
维瓦尔第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穿著法衣整日颂经的古板神甫,事实上他过著相当世俗化的生活,而且有著复杂的个性。他和他的女学生、歌剧演员安娜·季罗就多年保持著卿卿我我的关系,而这对一个神甫来说未免显得有失体统。
一位与他打过交道的诗人曾这样描写道:他是“一个多种截然相反的材料塑造成的人物:虽然体弱多病却又像个急性子那样生龙活虎;一碰就要发脾气可是马上就能平静下来;一会儿在专心于世俗的无谓奔忙,一转眼又礼拜起神圣的上帝;脾气固执,然而若有必要却也容易商量;是个神秘伦的信徒,但又甘愿享受尘世间有罪的欢乐,要是问题牵涉到他个人的利益,那么料理起本人的事务可绝对不是一个傻瓜。”
而这一切和他的音乐又是多么协调!在他的作品中,既有笃信宗教崇高而悲壮的感情,又有凡人内心遏制不住的热情,高深的思想和平凡的生活,抽象的意境和具体的描写统统都融合成一个整体。在他的某些协奏曲中听得到气息森严的赋格、悲伤而威严的慢板,也有平民百姓的歌声、出自内心深处的抒情诗意、欢乐的舞曲。也许维瓦尔第作品百科全书般丰富的形式合内容,就源于其个性的复杂性吧!
音乐诗人
在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每一季的乐谱前,作者都写有一首十四行诗。让我们来看看《春季》的那一首吧:
春天隆重的宣告来到, 她跳起了快乐的环圈舞蹈,而歌声在群峰丛中响著, 消息潺潺低语,亲切的把她迎来, 和风拂向大自然,一切都抚摸遍了。
但是天色突变,远处的电光在闪耀, 雷鸣飞驰掠过山峰—这是春神光临的预兆。 不久隆隆之声消失,接著云雀的歌声在蓝天高空传开了, 声音在峡谷之间急速的奔跑。
在那里,山谷内铺满锦毯似的百花和青草, 在那里,树枝和叶子都在风中摇曳, 在那里,牵著小狗拄著棍子的牧童想得出神入妙。
半人半羊牧神的魔笛声好像又传来了, 山林水泽女神于是乎随著音乐重新开始舞蹈, 欢迎!美得令人心醉的春天来到了! |
这首诗想象丰富,充满了美妙的田园情趣,写得生动活泼。由此可见,维瓦尔第还是一个不错的诗人呢。
重见天日
就像巴赫一样,维瓦尔第死后他的音乐也法仿佛被埋葬了。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巴罗克音乐复兴运动中,人们采想起他,但他的作品似乎大多失散了:他的手稿多数保存在曼图亚和都灵贵族宫廷的图书馆中。当年拿破仑大军进入意大利时,贵族们只顾自己逃命,把这些珍贵的艺术遗产抛到了脑后。战乱消弭后,手稿也失散殆尽。
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大师遗作的努力。时光流逝到二十世纪,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26年都灵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阿尔贝托·金季里在一所修道院里发现了95卷巴罗克时代的乐谱,其中有14卷出自维瓦尔第的手笔。这些乐谱是维瓦尔第逝世不久后由当时奥地利驻威尼斯大使捐献的。
正好当时修道院需要筹款翻修,打算把乐谱出售给都灵的国家图书馆。可图书馆买不起这一大宗宝贵的收藏品。这时发生了一个悲剧性的巧合,当地有一位富商弗阿刚刚失去了他的儿子莫罗,为了纪念自己的儿子,他资助图书馆买下了这批乐谱。
专家们开始研究这些宝藏。欣喜之余,他们发现还有更多的维瓦尔第手稿没有找到。找来找去,终于在最初捐献手稿的大使——杜拉佐伯爵的后裔那里找到了剩余的另一宗乐谱。这次收藏者的出价又大大超过了图书馆的承受能力。悲剧性的巧合第二次发生了:另一位富商也失去了他的小儿子仁佐,他出资买下了这一宗乐谱,并用两位出资者夭折儿子们的名字命名为“莫罗和仁佐的维瓦尔第作品合集”。
人们终于可以一睹维瓦尔第音乐的全貌了。当人们研究这些手稿时惊奇的发现,维瓦尔第在运用力度变化和提琴炫技手法方面,要比欧洲乐坛通常的发展早几十年。1938年,在意大利希恩纳建立了维瓦尔第研究中心。1939年二战前夕,意大利举办了维瓦尔第音乐周。他的一些优秀歌剧在尘封200年后再次搬上舞台。
残绘的战争也无法永远抹煞音乐的美丽。战后,维瓦尔第的音乐像一股春潮席卷世界,他的<<四季>>于1950年重新出版后不久就成为最为人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终于,大师获得了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