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年多以前,皮亚佐拉忽然在国内流行起来。在那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其人其乐一无所知。不过随后的一切让你不得不去注意他:皮亚佐拉,布朗热的学生,一个蓄着小胡子的、激情外露的老头儿,一个钟情于巴赫赋格的探戈大师,一个与巴托克、韦拉-罗伯斯并称的阿根廷人。
但是我始终不理解皮亚佐拉和探戈忽登大雅之堂的原因,总觉得那些音乐只是咖啡馆里的背景音乐。看看相关的评论文章,也确实是充满了咖啡馆式的感性语言:“柔软的呢喃”、“棕黑色的诱惑”、“搔痒般的泛音”、“性感与风情”……这种感觉随后在一张唱片中得到了印证,那就是普罗艺术引进的《向探戈大师皮亚佐拉致敬》。这张唱片录制于1995年,普罗艺术引进的时间恰好赶上了皮亚佐拉热。这是一张由11首小作品组成的专辑。自由的风格显示出爵士乐对皮亚佐拉的影响,独特的异域音律则给人以新鲜的听觉感受。慵懒、哀怨或者激情、欲望不时地在作品中转换,从前者中我们也许能想起不无艰苦的童年和疲惫而无奈的现在,后者则映射着我们当下内心中的变动不居与蠢蠢欲动。唱片中《遗忘》、《艾斯库罗》、《伟大的探戈》等几首作品尤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克莱默等人的演奏味道非常正宗,小提琴冷艳而敏感,富于歌唱性。不过说到底,整张专辑给我的印象确实是更适合做一种情调音乐。唱片封套上引用的聂鲁达的诗句是合适的,他说皮亚佐拉的音乐“混合着汗水与烟卷气/百合芬芳与尿骚味/勾起我们游移在法律约束左右的所有欲望。”《向皮亚佐拉致敬》中的一切情感和情绪都是自怨自艾的,这是一张为你在咖啡馆的昏暗灯光中浅酌低唱而准备的专辑。
是另一张克莱默演奏皮亚佐拉的唱片让我意识到了皮亚佐拉的地位。那是克莱默与他的波罗的海弦乐乐团1999年录制的《探戈芭蕾》。唱片中除了电影配乐《探戈芭蕾》以外,还包括《天使协奏曲》和三首为室内乐队而作的作品:前奏曲、赋格和嬉游曲。乐队的编制(20多人)就就决定了这张唱片的不同气象。《探戈芭蕾》一开始强劲而野蛮的节奏一下把你抓住,这种节奏已经超出探戈原有的节奏限度,似乎在向听者提示皮亚佐拉与20世纪其他现代作曲家之间的联系与渊源。虽然同样是表现男女之间的激情,较之《向皮亚佐拉致敬》,《探戈芭蕾》里的冲突激烈得有些残酷;《天使协奏曲》则是皮亚佐拉60年代的作品,他明确指出这些作品是为现代化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而做。冷冷的弦乐齐奏和六角手风琴的旋律下面,涌动着现代都市冷漠而宏大的气息。皮亚佐拉的天使要净化阿根廷人的灵魂,就像巴西电影《中央车站》里的主人公一样,要去找寻自己的根。在这张专辑里,我才感觉到了皮亚佐拉所做的事情:他提升了探戈的深度和广度,使之走出昏暗的酒吧,进而容纳了整个民族;探戈不再是一种咖啡馆音乐,在《探戈芭蕾》中,它真正成为了厅堂艺术、知识分子的艺术。
这是皮亚佐拉的伟大之处,他把自己民族的音乐上升到了一个比较精致的层次,同时又保持着这种艺术的自我认同。探戈并没有因皮亚佐拉而进入古典音乐的行列。因此,很多人把皮亚佐拉和欧洲各国的民族乐派相提并论其实是不恰当的。民族乐派是把自己民族的东西融会到古典音乐传统中去,而皮亚佐拉做的正相反,他是把古典音乐的东西融会到民族音乐里去。民族乐派的结果是用最终丰富了古典音乐传统,而皮亚佐拉却是提升了自己的民族音乐。至少在我们自己的音乐传统里,这样的人物还没有出现。
让皮亚佐拉在国内流行起来是“时尚感”。皮亚佐拉在我们这里,就像星巴克和卡布奇诺一样流行起来。然而,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真的会有慵懒、放纵、快乐的感官世界吗?我想起在网上认识的一个拉美人,年纪轻轻的一个女孩儿,每次碰到我肯定要跟我聊政治:政变、入侵、独裁、流亡,这就是20几年来她身边反复发生的一切。皮亚佐拉的故乡,有着比我们更多的紧张、斗争与绝望。就在不久前的电视里,我们还可以看到阿根廷如何在一周内换了五位总统,这其中的苦痛大概是中国的“皮亚佐拉迷”们连想都不愿想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