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时间:1300-1650
背景:14世纪,封建主义制度和理想开始衰退;经院哲学受到藐视;手工业生产获得发展;商业贸易日趋发达。
音乐史上,文艺复兴时期一般指1430-1600这段时间
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潮流。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音乐风格和创作技法有了新发展;
16世纪的欧洲音乐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局面;20年代后期宗教改革使德、法、英等国家产生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宗教音乐;特别对德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
英国音乐
代表作曲家及作品:
《奥尔德霍尔藏稿》是一部英国手抄曲集。
利奥纳尔.鲍尔,英国这一时期第一位重要的作曲家。有《圣哉经》
约翰.邓斯泰布尔,是英国这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作品约70首,有经文歌《你多么美丽》
勃艮第地区音乐
主要体裁有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
确立了弥撒曲是勃艮第时期音乐上的一个重要成就。
1420年以后将常规弥撒的五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进行创作的方法被确立起来。
代表作家和作品:
纪尧姆.迪费:是勃艮第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经文歌一般是节奏经文歌,至少创作了9首五乐章弥撒曲,它通过自己的创作真正确立起了定旋律弥撒曲的风格。他是第一位采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的作曲家。《羔羊经》
吉尔.班舒瓦作品《越来越》
法——佛兰德作曲家
指15世纪出自欧洲大陆北部的作曲家
约翰内斯.奥克冈
歌唱家、唱诗班指挥、作曲家和教师
创作风格:低音向下扩展,简洁清晰。
比斯努瓦,音乐家。
若斯坎及其同代和后一代作曲家
若斯坎
若斯坎.德普雷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弥撒曲不仅是15世纪弥撒曲各种创作风格的概括和总结;而且为16世纪弥撒曲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创作特点:
弥撒方面:促进了一些新的弥撒曲类型的发展,有五声部弥撒曲,还有依据尚松作的弥撒曲,称为“模仿弥撒曲”;
经文歌:是他数量最多的体裁,也是最能代表其个性和创造性的体裁。
他在经文歌创作中运用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创作形式;受意大利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他更注重如何以音乐传达和表现歌词,在复调写作中常用连续的模仿。
尚松:模仿手法运用灵活。
若斯坎的同时代作曲家
雅各布.奥布雷赫特,是同时代最著名的一位,保守风格。
海因里希.伊萨克,占有重要位置,欧洲性风格。
皮埃尔.德。拉吕,风格远离奥克冈
让.穆东,对法国音乐风格有影响。
若斯坎后的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
尼古拉.贡贝尔,继承了若斯坎所开拓的模仿手法
阿德里昂,维拉尔特,最早坚持在乐谱上歌词的音节要精确的印在音符下方。
16世纪的新趋势
意大利的牧歌及其他声乐体裁
15世纪末,意大利北部的曼图亚等宫廷出现了新体裁——弗罗托拉,它是分结歌,按音节谱曲。
同时,劳达赞歌获得了新的发展。
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复调歌曲。
牧歌的产生与文学诗歌领域的彼特拉克运动密切相关。
早期牧歌为四个声部
中期以五声部居多,主要作曲家有普里阿诺.德.罗勒,它既采用主调风格,又大量运用复调手法,还探索大胆的和声。
晚期牧歌的发展中心转入罗马、曼图亚、费拉拉;发展成一种高度精致的音乐作品;歌词与音乐的戏剧效果得到重视;代表作曲家有贾切斯.德.维尔特、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等。
除牧歌外,还有维拉内拉、小坎佐那和芭蕾歌。
法国的尚松和德、西、英等国的音乐。
法国
16世纪20年代,法国作曲家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法国风格的尚松,称为“法国尚松”或“巴黎尚松”
特点:几乎都是巴黎周围的作曲家所作,题材广泛,有喜剧性的或严肃的爱情内容;一般按音节谱曲,多为四声部织体。
代表作家及作品:克劳丹.德.塞米西,擅长抒情尚松
克莱芒.雅内坎,擅长描绘性的尚松
德国
德国的名歌手(工匠歌手)始于14世纪,16世纪获得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复调歌曲是利德。
西班牙
这时期的体裁是维良西科
英国
代表作曲家:约翰.塔弗纳、托马斯.塔利斯
伯德:第一位认识到牧歌这种体裁的英国作曲家。
英国盛行的另一种体裁是琉特琴歌曲,约翰.道兰德,是一位英国的著名琉特琴演奏家和歌唱家。
16世纪的器乐
乐器
管乐器:竖笛、肖姆管、横笛、小号、萨布克号
弦乐器:维奥尔琴
键盘乐器:羽管键琴、楔槌键琴
16世纪,琉特琴进入黄金时期。
器乐
这时期有大量舞曲出版:帕凡舞曲和加亚尔德舞曲最常见。
出现了即兴风格的托卡塔。
16世纪最后30年是英国变奏曲创作的繁荣时代。最重要的是威廉.伯德和约翰.布尔。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宗教改革的音乐
德国
背景:1517年,德国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他的《坚固堡垒》成为象征德国新教精神的战歌。
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众赞歌,有以世俗歌词填入宗教的歌词
重要音乐家:约翰.瓦尔特
16世纪最后30年众赞歌演变成四部和声的主调和声织体。
其他国家宗教改革音乐
不同国家、地区、教派的情况不同,法国、瑞士等与德国相反。
帕莱斯特利那几同时代作曲家
背景:16世纪的第二个25年中罗马天主教开展了法宗教改革运动。
帕莱斯特利那创作了《玛尔切里教皇弥撒曲》他的作品织体以四声部居多,人生旋律平静庄重,旋律线拱形的起伏舒缓均衡;他精心回避伴音化的风格,各声部疏密控制适度。弥撒曲是他最重要的体裁
帕莱斯特利那的同时代作曲家
在帕莱斯特利那及其音乐风格的影响下,16世纪末17世纪初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乐派。
奥兰德.德.拉絮斯,一生工作和游历的国家和地区广阔,是欧洲性风格的作曲家,有500多首经文歌(这是他的重要创作领域,以音乐生动地描述歌词为特点)它的尚松作品轻快幽默。
威廉.伯德的音乐对文艺复兴后期的英国音乐有关键性影响,他的音乐受反宗教改革影响,是保守的。
威尼斯乐派
16世纪威尼斯的音乐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其音乐文化中心是圣马可大教堂,这里举行的既有教会的重要仪式,又有国家的庆典活动。
扎利诺是16世纪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有《和声基本原理》
圣马可大教堂以其特有的结构,使威尼斯的音乐家们在不断地培育一种“分开的合唱队”,即复合唱风格。(唱诗班和乐队被分成几组,安排在教堂里相对两侧的长廊,两侧各有一个管风琴)维拉尔特也以复合唱风格为诗篇谱曲。安德列亚.加布里埃利和乔瓦尼.加布里埃利使这种风格得到充分发展。
在乔瓦尼.加布里埃利作品中,复合唱的规模、音响对比和音色组合的丰富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宏大与辉煌的程度。
名词解释:
坎蒂莱那风格:指14、15世纪的一种三声部的声乐音乐风格,高声部的旋律更带装饰性,节奏更为流动。
圣诞颂歌:一种单声部的舞蹈歌曲,歌词是英文或拉丁文的。
福布尔东:高声部是加以装饰的素歌,低音部与高音部构成六度为主的进行
勃艮第乐派:因为文艺复兴早期出自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的活动集中在勃艮地地区而得名
定旋律弥撒曲:指在弥撒曲的各乐章中都采用一个相同的旋律作为定旋律,以此作为音乐统一的“轴心”把各乐章联系起来
绘词法:以音乐的手法对歌词进行形象地解释与象征的谱曲方法。
利切卡尔和幻想曲:一般由琉特琴或键盘乐器独奏,半即兴的乐曲。
帕莱斯特风格:是一种复调风格,作品以四声部居多。
听辨:
56《你多么美丽》 60《羔羊经》 65《羔羊经》 68《圣母颂》
75《我将悲惨的在痛苦中死去》 77《亲切的吻应保存在哪里》
87《羔羊经》 91《在教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