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作于1820年。这些作品探索了小提琴技巧的各个方面,如:连弓、跳弓、震音、和弦、颤音、帕音、音阶以及左手拨弦、双音(三度、六度、八度、十度)等,常作为小提琴练习曲而被广泛采用,其演奏技巧上的难度,历来被公认为是对每个小提琴家的严峻考验,到目前还没有超过它的曲子。如:第一、二、三、五、十、十二、十六、二十首有很强烈的“无穷动”因素,要想整个乐章每次都拉得准确无误则是很难的。第三、八、十一、二十、二十二、二十三首有一个慢速的前奏,但经常以八度音程结尾。乐曲的再现步有时重复前奏,有时用变奏方式重现。二十四首随想曲中,旋律虽然很单纯,但小提琴的表情技巧却能达到很高水平,音乐内容也极为丰富多彩。该曲在小提琴的曲目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对后来的浪漫派作曲家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舒曼据此创作了两套钢琴练习曲;李斯特则缘此创作了练习曲十二首(其中第三首“钟”是根据帕格尼尼的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改编的);勃拉姆斯也创作了帕格尼尼变奏曲(作品35号);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钢琴和乐队的狂想曲(作品43号)等等,使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小提琴的范畴。
第二十四首随想曲由主题和十一个变奏和终曲组成。a小调,生动活泼的急板,2/4拍。主题共十二小节,前四小节反复一次,后半段的节奏特点相似。每一小节的第一拍都采用了短促的休止符,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顿挫感,急速而畅达的旋律,充满了奔放的热情和无穷动的动力。
第一变奏运用短促有力的顿音奏法、旋律变为用复倚音装饰的自上而下的琶音式音型。第二变奏每小节第二拍开头都用前倚音装饰,三十二分音符贯穿的旋律线形成了波浪般的音流。第三变奏始终用双弦奏出八度双音,使旋律带有较强的歌唱性。第四变奏每句的句首均采用半音阶性的音调,使旋律显得圆润华美。第五变奏在宽广的音域中频繁地作八度跳跃,并与低音区的音调相互呼应,显得刚劲有力。第六变奏用双弦奏法,前半段用三度双音,后半部分出现十度双音,浑厚饱满,犹如华丽的合唱曲。第七变奏多用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并形成切分节奏,情绪轻快活泼,带有谐谑曲的体裁特性。第八变奏用和弦奏法,与交替使用左手拨奏和拉奏的第九变奏一样,和吉他演奏法有许多相似之处。第十变奏采用高音区歌唱性的演奏,柔美抒情。最后的第十一变奏以跳跃的双音为主,庄重华贵。最后乐曲用琶音、颤音和有力的和弦形成的尾声结束。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美国小提琴家,生于纽约。受学于帕辛格、艾奈斯库和布什等。八岁首次登台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被誉为“神童”。后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欧美乐坛。二战期间,他奔走世界各地,为盟军和红十字会演出500多场;1945年,他还专门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表演。因为这种“人道主义本能的大爆炸”给他的演奏生涯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他的演奏技巧从此滑坡。(还有持琴方法的原因,梅纽因早年夹琴过紧造成了肌肉极度紧张,以至于有一天他发现他再也拉不响他的琴了,后来他重新练习了演奏方法,以惊人的意志恢复了琴技。)1947年在瑞士与德国指挥家富尔特文格勒合作演出。1958年组织梅纽因室内管弦乐团,兼任指挥和独奏员。1959年定居伦敦。1958—1968年主办巴恩思音乐节。1962年在英国创办梅纽因音乐学校。1962—1972年创办温莎音乐节和梅纽因音乐节。1969年三次连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理事会主席。1971年起任特立尼迪音乐学校校长。其演奏具有辉煌的技巧,独特的气质和动人的魅力。青少年时代的梅纽因以其惊人的音乐记忆和纯熟的演奏技巧令大部分同时代小提琴家望尘莫及,但最使他与众不同的却在于强烈而深厚的感情投入和完全忘我的艺术境界。遗憾的是,梅纽因演奏生涯的颠峰出现在中年甚至更早,此后,作为演奏家的梅纽因一直在慢慢地走下坡路。因此,要想领略梅纽因演奏艺术的辉煌,要去听他至少40几年前的录音。在这里我上传的这首第二十四首随想曲是选自CD《少年时期的梅纽因》,是梅纽因在少年时期的录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