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音乐会
音乐会大概持续了1个多小时,音乐会曲目如下:
===========================================================
霍亚金. 罗德里戈 牧歌协奏曲
Joaquin Rodrigo Concierto Madrigai
Amadeus二重奏改编 《号角曲》
《方丹戈舞曲》
《小咏叹调》
《萨帕塔多》
《华彩》
《西班牙风格狩猎曲》
巴赫/布索尼 《恰空》
J.S.Bach/F .Busoni Chaconne
Ulrich Stracke改编
马罗 朱里亚尼 变奏曲《作品130号》
Mauro Giuliani Variations op.130
下半场
米歇尔.普拉托里乌斯 《特尔斯非克尔》的三首乐曲
Michael Kavanagh Three Pieces form Tersphichare
黛丽独奏
罗德里戈 《祈祷与舞蹈》
黛丽.卡瓦娜 《汹涌的海洋》
Briny Ocean Toss(2001)
黛丽独奏
杰米.M.泽纳莫恩 卡萨布兰卡
Jaime .M .Zenamon 献给Amadeus
加演:《辛德勒名单》
=========================================================
加拿大的黛丽 .卡瓦娜和德国托马斯 .基尔乔夫从1991年开始合作表演二重奏
。之后有许多作曲家为他们进行创作。包括英国Stephen Dodgson,法国Rfoland
Dyens,意大利的Carlo Domeniconi等等。他们还经常与管弦乐队合作演出两把吉
他与乐队的协奏曲,如西班牙Joaquin Rodrigo,Roland Dyens,Carlo Domeniconi
等人的作品。在过去的7年里,Amadeus吉他二重奏举行过500多场音乐会,足迹遍
布欧洲40多个国家以及南北美洲。其间还由Haenssler Classic,FONO公司录制发
行了12张CD。他们二人还是具有欧洲最高水准、最大规模之一的伊色隆
“Lserlohn”吉他艺术节的组织者与主办者。现定居于德国Lserlohn。
这场音乐会过程无须多赘述,只想谈谈一些体会。感受最深的便是当今世界古典
吉他音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经过演奏家们的努力已经使古典吉他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拓展,令人欣慰。就音色而言,我觉得用“震惊”二字并不过分,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发音方法和音色概念是比较现代派的,演奏过程中音色变化丰富,不时让人感到惊奇,一把古典吉他在他们手中就象是一部“合成器”,给人流下深刻印象。今天在中国,很多人对吉他音色的认识还局限于通过弹弦位置来变化:靠近BRIDGE的地方音色明亮,靠近KEYBOARD的地方音色柔美,但是通过他们的弹奏,我发现他们丰富的音色远不至通过上述方法实现,而是通过通过手与手指动作的微妙变化来实现的,色彩的空间由此得到了广泛的拓展。二人演奏的《恰空》最为明显,就象欣赏一部管弦乐作品的感觉,我听到了我在吉他上从未听到过的音色,就这一点上讲,我认为,去年访华的FERNANDEZ略逊一筹。
第二点的体会是,新一代的演奏家在曲目选择上更加丰富,对多种音乐风格的驾驭更加得心应手,换言之,他们的眼界较老一辈演奏家开阔。在这次演奏会上,他们演奏了不同时代的作品,有巴落克时代的《恰空》,更有90年代的大片《辛得勒的名单》;有西班牙作曲家罗德里戈
的作品,也有当代电影配乐大师JOHN WILLIAMS的作品;有庄重典雅的古典乐曲,更有非洲萨布兰卡燥热小酒管里浪漫的JAZZ钢琴情调。。。而且他们对各种音乐风格的驾驭都是那末娴熟自然。
第三点的体会,当今古典吉他界是一个快速发展,群雄争霸的年代,似乎没有塞个威亚这的领袖人物,也没有所谓的10大名曲,但是就吉他作品和演奏水平来讲,已经走在了那个时代的前面。经常听人说,吉他曲弹来弹去就是那么几十首,吉他的表现力不如钢琴小提琴之类的话,当然,这些话不无道理,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当今的吉他作曲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而且曲目非常丰富,只是我们没有机会没有渠道得到这写作品而已,黛丽女士说,当今古典吉他的优秀曲目太多了,优秀的作曲家层出不穷,很多作曲家给他们创作,而且对吉他的表现力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当有人问起“技巧与表现的关系”时,黛丽女士的回答是:TECHNIQUE IS EXPRESSION!
足以可见,新生代的音乐家对这一问题的一个崭新认识。
总的体会: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全方位参与,多层次发展。
也许是中国吉他事业的出路吧。
网友哈哈发表于中国吉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