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吉他 > 古典吉他论坛精华 > 正文

古典吉他论坛精华:关于右手靠弦的讨论

2002-7-23日 9:30 阅读:次 作者: [ ]


 

网友天马提问:弹古典吉他是否一定要学习靠弦弹?不用靠弦就不行吗?

下面是中国吉他论坛网友的讨论与回答:

吉小二:靠弦主要是用来弹那些主旋和时值较长的低音,因为靠弦弹出的声音比较厚实,也容易弹得大声,为了突出主旋,要选择靠弦。而其它伴奏音用不靠弦弹法,因为不靠弦弹出来的音比较轻快。一般的吉它曲都是三个声部,一三声部靠弦,二声部不靠弦,这样,音乐的层次就比较分明。比如爱的罗曼史就是这样弹的,如果你见哪个弹爱的罗曼史主旋和低音不靠弦,那就说明他还没入门。


sammer:靠弦是必须要练的。至于不靠弦奏法,也要练,掌握动作要领最重要,不靠要和靠的声音一样。可以用罗曼司来事实,能作到不靠的声音和靠的声音一样,你的右手就上一个层次了

小兵吉他:从靠弦开始,还有,靠弦不是目的,关键是体会真正的发力方法。。。。


陶陶猪:说的太正确了,其实有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弹出《爱》了,但是可能他连主旋律是哪个,应该如何突出都不知道,仅仅是音符意义上的弹奏。我想应该在弹之前多去分析曲子里面的结构和旋律,表达音符以外的东西。

哈哈:不靠弦奏法其实是一种演奏体系,就是能用不靠弦演奏出靠弦的音色,甚至优于靠弦的音色。 比如,爱的罗曼斯,不靠弦奏法的演奏者缺实可以不靠弦演奏出主厚实的主旋律,但同时他们同样也可以用靠弦演奏主旋律,这是传统奏法无法比拟的。

123123:无名指最弱,无名指的不靠弦弹爱的罗曼斯的主旋律几乎不可能有靠弦而轻松演奏出厚实饱满的主旋律。

小兵吉他:无名指最弱也可以锻炼啊,在爱的罗曼司,如果无名指靠弦将影响到2弦的和声性,所以几乎所有(我见过的)的都是利用不靠弦奏法演奏靠弦效果,音量不是目的~~~~ 一个最简单的无名指练习:用I,M,A三指弹SEGOVIA音阶,很流行了现在,以前都是I,M交替好象        


ww:首先,要说明靠弦与不靠弦的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两种拨弦的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只是一个靠着了、一个没靠着

。。。。。(参照相关的贴子,说得很清楚了)------这里要探讨的是:为什么方法相同,一个靠着了而另一个没靠着???说白了,就是: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拨弦方法,并不是完全一样,还是有区别的! 至于哪个地方不一样,还是自已体会吧:)) 我觉得一般的情况下要用不靠弦,主要是因为它既能发出接近靠弦方法发出的厚实的声音,又比靠弦灵活、简便。而且,靠弦的方法还存在某些方面先天的不足,并不适合于所有的音符,比如邻弦的双音就不适合用靠弦的方法。

但是,不靠弦的方法是依然是有存在价值的,首先靠弦的方法发出来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音色,是不靠弦法永远也不能企及和代替的。其次,在旋律音及突出音时,还是首选靠弦的方法。

我认为靠弦和不靠弦永远都是共同存在的,不可能永远都不使用靠弦,也不可以总是不靠弦,而应该是:在最适合的时机使用靠弦,其它时候用不靠弦-----正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缺少任何一种方法,无论在技巧上还是音乐性上,都是不完美的。

因此,靠弦的方法不仅要练(初学时往往就要先练靠弦),还要适当的使用。


sammer:一般来说,一般先学靠弦,在向不靠弦转化,最终达到不靠和靠的声音接近 二者动作还是有区别的,不靠弦奏法掌握了,也可发出和靠弦相接近的声音 不靠弦奏法我认为要先找好角度和发力点,才能正确发音

哈哈:我也一再说明,不靠弦奏法是一种新的演奏体系,并不是指具体的动作。为了丰富音色增强表现力,有时也会靠弦弹。但已经不同于传统奏法把靠弦做为必需的表现手段了。而且其勾弦出来的音色也不同于传统的勾弦音色了~。
比如,爱的罗曼丝,现代奏法用不靠弦弹主旋律完全可以胜任,但当然也可以用靠弦弹。 但是,传统奏法就必须要用靠弦弹,否则效果很差!!!

123123:1. 无名指可以锻炼,但是不靠弦要达到靠弦的力度却需要额外的用力,从而增加了不稳定性。而靠弦所多出的一个稳定支点使演奏非常自然。
2。在爱的罗曼司,无名指靠弦没有影响到2弦的和声性,因为其音的时值在靠弦之前其实已经过了,此时最合理的应该是消音,而不是保持和声性
3。音量不是目的,但靠弦的音色很重要
4。靠弦不是在所以的情况都合适。很快速的乐段靠弦不合适,影响另一个音的时值时靠弦不合适。同时我一般不用大母指的靠弦。对爱的罗曼司这样旋律音较长,伴奏音须轻轻弹出动乐曲,强烈提倡靠弦以突出不同的声部

欢迎到中国吉他论坛 http://www.GuitarsChina.com/bbs 继续讨论本话题。

出自: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相关论坛
·吉他中国论坛



AboutUs | 关于我们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其他业务 | 版权声明

吉他中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0 - 2005 Guitars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