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吉他 > 古典吉他论坛精华 > 正文

古典论坛精华:和一位音乐学院学生的聊天(上)

2002-11-2日 14:56 阅读:次 作者:注册用户 [ ]


编者按:近日,吉他中国一网友与某音乐学院学生聊天,谈起吉他,这位弹钢琴的学生竟然不知道古典吉他,并对吉他怀疑。古典吉他论坛的网友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们整理了部分讨论内容,并主题为:关于吉他与钢琴及吉他的认识。

steelstring:如果blueqiao发的维拉罗伯斯曲子是那首前奏曲的话,当然没有太大的震撼力了。这音乐学院的mm的确品位比较高,容易接受理性的音乐,感性的、抒情优美的她反尔不喜欢。其实该发bach的改编曲给她的,最具理性的《恰空》

哈哈:你应该发BACH的东西。
慰拉罗播思的东东连弹吉他的都不是个个喜欢。我不喜欢!
你的外交失败了!!彻底失败!!!
如果是BACH的,保准她。。。。

lakers:在美国小孩子学钢琴,小提琴到一定程度在升学时算文艺特长加分,古典吉他技巧再难也不算。。。古典吉他路还很长很长。。。学钢琴小提琴的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学古典吉他的基本上是出于热爱。一个乐团里不知有多少钢琴手,小提琴手,有几位吉他手?古典吉他需要更多的罗得里哥和塞格维亚。。。

曹呈宏:学吉他的优点你还没说完啊:1、虽然乐器本身有局限性,但是钢琴也有局限性啊,而且从随时随地可以弹的角度来说,吉他没有局限性,钢琴有局限性。你可以告诉MM:什么时候你背上你的钢琴,我背上我的吉他去山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看她怎么反应。2、吉他与萨克斯并称两大“情感乐器”,也就是说它的最大的作用是用来抒情的,不是用来表达理性的。如果MM坚持要求表达理性,你可以告诉她:你最适合学的不是钢琴,而是数学。3、吉他可以自己调音,而钢琴必须请调音师调音,多麻烦啊!4、要是遇到长江洪灾,吉他可以背起来就走,减少物质损失,而钢琴大概只好丢弃了。而且在水中,吉他可以当救生圈用,抱在怀里会浮的。(谁告诉我钢琴会不会浮啊?)5、最重要的一点是:吉他便宜!
  综上所述,吉他代表了先进的文化(例如其演奏性),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例如调音、搬运方便,效率高),也代表了最广大多数的人民的利益(例如当救生圈救人、价格便宜),是最值得提倡的与时俱进的时代乐器!

不圆的珍珠:贝多芬成名之后,一次在宴会上看到别人弹吉它,非常的兴奋。他表示没想到这么个小小的乐器居然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并称吉它为“架在田野上的小钢琴”。而柏辽兹则认为:吉它本身就是一支小型的交响乐队。

will:让他去现场听阿兰胡埃斯

doujiaxin:悲哀啊!

比钢琴和提琴比不了!但是应该还是很优秀的一种乐器啊,还有一把提琴和声没吉它丰富啊,还有音量太小了一点,只适合室内乐。


小乒吉他:不过我倒觉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加于人”,她没逼你喜欢钢琴,你也没必要让她喜欢吉他。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过一百形形色色。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过理解吉他的人真是太少了。

小麦吉他:在中国百姓眼中,吉他就是人们常见的那种小打小闹的乐器,还有民谣吉他及电吉他手的形象及不羁的形象让一些人认为吉他就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乐器,不光是一般人有这样的肤浅认识,就连受过艺术熏陶的音乐学院的学生也这么认为,可想而枝吉他在国内的地位!甚至有很多人还把吉他当成琵琶的变种呢!

bluesqiao: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国内古典的水平太次了,缺乏真正的演奏家。记得厦门音乐学院的学生听过的吉他音乐会后学生和教授都目瞪口呆!都说太不可思议了!◎如过上音的学生也能欣赏到大师的演奏我估计他们一定不会这么偏见了。我觉得吉他最大的有点就是可以吸收一切乐器的优点。学吉他的都很虚心。而学钢琴的总觉得自己是老大,别的都是玩具。从心里上就排斥她。呵呵~~~俺喜欢一切音乐。

guitarra:国内的古典水平怎么样不敢枉下结论,POP的水平倒是挺一流的,所以给人的感觉吉他就是POP歌手们手中的那个弹唱伴奏。所以,很多时候,别人一听说你会吉他,马上就兴高采烈的说“给我们唱一个”。有趣吧!

steelstring:主要是国内的古典吉他爱好者们接触的曲目太少了。。。
从80年代到现在,爱好者们之间仍然就是以回忆、魔笛、传奇、教堂、大霍塔。。。。。。等名曲作为衡量水平的标志,吉他的曲目到了近代已经非常之多了,很多没有被介绍到国内来。这局限了音乐学院的教授、公众们对吉他表现力认识。此外,吉他的音量之小,是它最致命的问题了。小提琴和吉他重奏,如果在户外,几乎就听不见吉他的伴奏声。就连在音乐厅,独奏或者和其他乐器重奏,都得使用麦克风。仅仅少数场合下,没有使用麦克风,那可能是音乐厅比较小,声音条件好。在欧美的路边吉他弹唱手们,使用的是比古典琴音量大的民谣琴,他们大多都是用扫弦节奏型来伴唱的,因为扫弦把吉他的音量发挥到最大了。尽管如此,这的有效距离也就5、6米。

xwzx:这句话~经典~~~那个mm说没品味得时候就该用这个话来刺激她~

亏她还是上音得~真丢脸~~~她越是把吉他说得一无是处越是证明了她自己得无知。
还是专业学音乐得人那~该知道最忌讳浅尝辄止。虽然她看起来知道挺多古典得东西。
但是从她对吉他得认识和看法来讲~就可以知道是一个浮华,而且根本静不下心来学音乐得人。

还有,这样所谓科班出生得人~对音乐他们比一般群众更为固执~他们主观认为不好得东西~一般很难改变,有一种天生得优越感,感觉自己在这个领域得发言要比一般人有份量得多~也不削与一般人争论。所以就算当时bluesqiao给她听任何吉他曲子都是没有用得。
他们忘记了音乐面前人人平等~恰恰是她那个上海音乐学院得身份蒙蔽得她的眼睛,那种无知得自豪感让她在了解除了钢琴外别的乐器的时候都自带3分鄙视的感觉,根本不以平常心对待。

我也遇到多这样的MM~越是有点了解的(像比如学过声乐的呀,学过小提琴的呀)就越难跟他们交流,倒是跟一般人,那种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你让他们静静的听~用平常心去听,他们都能体会古典吉他的美,无一例外。

呀腸:算啦~~何必這麼介紹別人怎麼想結他呢~~??
她是學綱琴的~~她鄙视結他也是正常反應~~
(就如某些彈古典結他的會鄙视彈民謠結他的~~)
不過~說真的~~
古典結他真的不太普及~~
在香港這邊~~十間琴行~九間都沒有古典結他的課程~~
十個彈結他~九個都不知道結他是有古典的~~
唉.......
我原以為中國那邊情況會好很多~~
想不道還是有這樣孤陋寡聞的人(她還要是音院學生~)......

天马:是贝多芬在听了朱利亚尼的演奏后感叹到;“吉他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管弦乐团!”
朱利亚尼(1781-1829)意大利人,18岁时就以著名音乐家的身份巡回欧洲各地演奏。是一位杰出的吉他音乐家,他常用吉他和钢琴 提琴共同演出,使很多的音乐家了解了吉他。

哇哇:吉他在中国的的发展是任重道远.以目前国内对吉他的了解远远不如国外对他的了解.
就那目前来说.知道吉他人很多.可知道古典的却微乎其微.还好目前有些(进步)
上次和一些刚认识的朋友在一起完.当时他们看到我有吉他一直叫:喂~~唱一首歌吧.我说我很久没唱了.弹几个曲吧.就弹了阿尔汉不拉宫回忆.传奇.(想这曲很多人知道)弹完后看他们跟本没听,
觉得自己水平不够高,他们也没兴趣听.后来就边聊天边乱弹.无意中弹了爱的罗曼斯那曲.他们却睁大眼睛认真听我弹,.弹完后他们说:哇!!!!!蓝色生死恋你会弹??好酷哦~~~~~~~~~(逛档~~~~~)晕倒中~~~~(他们硬要我弹那曲20遍):((((((((((((((((
这就是大家知道的吉他~~~~

小兵吉他:我始终相信:团结就是力量。
从网络开始,重新打造吉他世界。

bluesqiao:我想补充一下.据权威报道在美国古典吉他的发展可能还不如中国和日本.难道不是吗.吉他到了美国出现了民谣吉他,电子技术一发展,美国鬼子就迫不及待的发明电吉他,电被撕.电钢琴,电提琴好像也出自美国.美国的吉他追求音量而音色不行也是有目共睹.美国是一个杂和民族.追求的是自由和创新.追求体现自我的价值.近代吉他之父太累加是钢琴专业的.而且以很好的成绩毕业.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吉他..吉他的确没有钢琴震撼.没有小提琴催人泪下.<
随想曲24号>吉他版本和小提琴版本完全两个不同的世界.
但是吉他的声音的确是很美的.
第一次抚摸她的时候只是随便用手划了一下.
琴也是很破的红棉.
音也许都不准.
但是我已经爱上了她.
弹吉他的时候只需要把她抱在怀里.
轻轻的拥抱,温柔的爱抚.
不需要眼泪,
不需要愤怒,
不需要发泄.
也许姿势不怎么正确.
但是足以让我忘记一切.
也许音色还很欠缺
但是足以让我享受一生.
于是我不只一次的告诉自己
爱她就征服她

JoeNo1: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她比写在纸上的文章更耐人寻味。
大家会觉得写乐曲要比写文章难,这只是因为懂得音乐的人远少于懂得写字的人。
在既定规则的约束下,任何事物要发挥到极致都是很难的。能说打高尔夫比跑100米难吗?(感觉有点像高尔夫球手翘着腿说,“跑步”?!野蛮人才做的事。哈哈~~)
钢琴是一件优秀的乐器,有很多适合学习和表达音乐的设计,但任何乐器都会有缺点,比如:能让弹钢琴的掀开盖子到里面柔弦吗?
如果我们追求的是音乐,就不应该有什么门第概念。在最恰当的时间发出最恰当的乐音就是最好的音乐,而不管她是谁用什么乐器做出来的。这是我的理解!

明天:为什么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知道吉他,我觉得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毕竟在中国古典吉他的普及不够,缺乏专业的老师,再加上许多人都是在听流行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吉他的,难怪学音乐的不知道吉他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们古典吉他爱好者的悲哀,也是搞古典吉他工作的悲哀。呜呼,哀哉,路漫漫其修远兮。

出自: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相关论坛
·吉他中国论坛



AboutUs | 关于我们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其他业务 | 版权声明

吉他中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0 - 2005 Guitars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