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吉他 > 古典吉他论坛精华 > 正文

古典:加不利尔-吉轮音乐会感想

2002-12-1日 14:21 阅读:次 作者:王鸣 [ ]


看简介,GABRIEL GUILLEN也算是大名鼎鼎。所以我还是很期待,而且带了一位不会弹吉他的同事去听。该哥们也看过Denis Azabagic的演奏会。
第一首曲子《传奇》,听了一会儿我们就很疑惑,觉得象听钟摆嘀哒嘀哒地响,那种逐渐紧张激烈的情绪被不紧不慢的态度消融了。之后的中间段由于缺乏对比,瑰丽的色彩和情绪上的变换也体会不到。接着是斯卡拉第的奏鸣曲,怎么可以这么毛糙呢?听听佩佩罗米罗吧,听听钢琴版吧。《魔笛》就不说了。接着又弹的斯卡拉第感觉稍为好点。塞维利亚一直热烈到底,也没什么说的。阿宫回忆,轮指的均匀度还是不错的。同事说觉得声音太脆,如果厚一点就好了。图里纳(Juaquin Turina)的奏鸣曲?没听过。快板和行板还是听出来不同了。最后和方放合奏《广板和回旋曲》、《月光》,突变温柔,令我感觉好像换了人和琴。大概这是当晚最令人接受和爱戴的两首曲子了。甚至方放的音色都不象是方放的……这么柔情。

据说演奏会用的琴是郭玉龙制作的。一开始似乎用了音响,传出来的声音象粘在一块儿似的。下半场关了后,音量显小。加布利拨弦的位置比较靠后,声音是明亮了些,脆了些,但不够柔和,也缺少变化。不是我喜欢的声音。

演奏会中间出了个小插曲——当晚的主持很不专业,穿了个皮夹克,松松垮垮,出来先做了个孙悟空的招牌动作,自顾自跟GABRIEL GUILLEN聊天,大声喊着说加布利先生说深圳的姑娘漂亮,然后随便报个曲名就走,跟D厅似的。第二首后,观众把他轰下去。又一女士跑出来,说懂英语,大家以为她要做翻译,谁知也是个聊天采访的,还问演奏家名字(我晕),于是也被轰下去。因此影响了加布利的演奏情绪,《魔笛》出现明显失误。

整场演奏下来,第一个感觉是GABRIEL GUILLEN弹的很放松。当然“放松”也有另外的含义——随意。太随意了!第二个感觉是,从头到尾我只听到一个音量,一个节奏,一种音色。每首曲子都弹的很流畅,流畅得太“满”了,一片留白的、让你松口气的地方都没有。我同事很疑惑地问我,是他最近工作太累还是演奏的问题,反正他听不进去,觉得烦躁。

技巧上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偶有纰漏,不是很大。曲子弹的精熟,但是精熟并不意味着演绎的好。在听的过程中,我老在想,换了Denis Azabagic来弹,这些曲子会是什么样子?同事比较了一下,说虽然Denis Azabagic弹的曲子他以前全部没听过,但是声音一出来他就觉得迷住了,马上进入状态。听Denis Azabagic,技巧上已经不是问题,甚至对于他来说,已经忘记了技巧这种东西,我们听的时候甚至也忘记了他的技巧,我们只听到音乐。

网上的谈论好像不是很热烈。看了演出后也明白怎么回事了。怪就怪不该先有Denis Azabagic的演奏会。如果说GABRIEL GUILLEN是有天赋的人,那么Denis Azabagic就是天才。天才与天赋之间的差距可能只有一点点,但这一点点的距离又是那么致命,可能一辈子都无法逾越。

出自: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相关论坛
·吉他中国论坛



AboutUs | 关于我们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其他业务 | 版权声明

吉他中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0 - 2005 Guitars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