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艺术有很多共通之处 就拿毛笔跟吉他来讲吧: 吉他手指动作要求很多也很微妙 不过其实跟毛笔字握笔要求也是一样的 就是“指实掌虚” 吉他要求右手能发出结实有爆发力的声音 毛笔字也要求写得有力 结果初学的时候往往使劲拨 使劲写 却忽略了手僵必定不活 左手我感觉也是跟毛笔的运用一样 往往注重了“按”却忽略了“提” 毛笔字要求按中有提--这样才能让笔毛充分张开 再取逆势运笔 让毛笔能用最小的力气在纸张上取得最大的摩擦力。同样吉他左手运指过程中也应该要按中有提 特别是换把前手腕就应该有个提的准备动作 区别只不过是吉他的提很多时候趋势是横向的 而不象毛笔趋势大多是垂直的。 个人感觉吉他的左手运指跟毛笔一样重点是在手腕 而不是手指 虽然不少观点说应该包括手臂和肩的动作 我觉得手臂只是配合手腕的 由手腕带动手指才是根本。 再说就是艺术表现方面: 一篇书法作品首先整体的感官就是布局 这里留白是重点 就是笔画和字之间的空白 同样有一句话 音乐存在于音符与音符之间 大家自己琢磨吧 一幅书法作品最基本是由单个笔画组成 一首曲子是由单个的音连成 书法--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不用说 肯定是详细介绍笔画练习的重要性了 可惜吉他是外国的东西 很多人又是自学最容易忽略的应该就象笔画这么简单的单个音符了 我相信专业跟业余往往起步的区别就在这里 我有时会猜想陈志老师对他的学生单个音符或者基本的音阶练习会严格到什么程度 这些扎实了 再开始学曲子不迟 打个比方 一个刚刚开始练书法的人就找韭花贴 兰亭序这样的帖子来练 楷书还没有学好 这个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很多人会跟你说严禁 不过换成吉他。。。。第一把位音阶还不熟悉的人开始练罗曼史的人不少吧 还有练大教堂 阿宫回忆的 苦头自己知道 我也尝了不少:) 还有就是节奏问题 写字的时候该快的笔画就要快 否则疲软 该慢就慢否则轻浮 进入状态以后就跟弹琴一样 手指有一种流动的韵律在里面 笔画的轻重 好比音符的音量 笔画的缓急好比音符的流动 笔画的枯湿肥瘦好比音色 布白则是音符之间停顿的地方(包括句子和段落之间的空白)密如织线般的轮指 疏处则可走马撑船 一幅书法要写好首先要胸有成竹 就是每行多少字 有多宽 什么句子应该大刀阔斧 什么句子应该细腻流畅 弹曲子前也应该胸有成曲 什么地方要激情 什么地方该停顿 早已了然于胸 万不可弹到那算那 手指速度超前于脑袋的想法的时候是个悲哀 因为你已经是指头匠了 我打字累了:( 最后要说的是: 画家可以从镜子里面轻易发现自己画的弱点 同样一台录音机应该是必备的 那等于是旁人的耳朵。。。。。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我练书法几年以后才发现只有一支真正的湖笔才具有写好字必须的弹性 一得阁的墨汁是好 不过写小楷可以 写大字太浓 最好掺点水 但是还是自己磨的墨汁才有最好的质感 所以---我一开始学吉他就买单板琴 不要忽略你的琴和琴弦 高张力的弦是好 不过还要看你的手感 不舒服的话为什么不换 而且是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