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feng:
现在的所谓中国风格的吉他曲,都是改编自琵琶、古筝、二胡等乐器,其实,古琴才是中国最高级的乐器,古琴曲代表了中国音乐的最高水平,但是很奇怪,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古琴音乐改编的吉他曲。 我觉得吉他应该是很适合古琴曲的,特别是如果对传统古琴曲加上适合的复调的话,应该能把古曲发挥到更高的境界,弥补中国传统音乐的不足。 像潇湘水云,广陵散,梅花三弄这样的名曲,如果改编得好,绝对能征服国外的听众,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还有这么好的音乐。 而他们还以为我们只有彝族舞曲呢。
愤怒的蚂蚁:
把古琴曲改编成吉他曲的难度应该是非常大的吧~~我听过一点古琴曲感觉它所表现的更多在于旋律和演奏的诠释中,一个音符就让你荡气回肠!这就是我认识的古琴了~吉他有这样的本领吗?~论起这些我到觉得在这个方面琵琶都要比吉他好些,但离古琴仍差距相远,古人说的“琴棋书画”其中“琴”为第一,而这无非是单指古琴(个人一厢情愿的认为呵呵!~),就象“棋”是是围棋一样。 就象以前的朋友所说,各个乐器有着自己不同的表现音乐的方式和魅力,不必牵强什么,牵强的的后果就是“非驴非马”了~,吉他擅长表现的,用吉他来表现,用 吉他来弹奏中国乐曲,也不一定就能“加强”吉他的表现力,也不是我们喜爱吉他的一个根本原因,本来我们喜爱吉他的根本就是喜爱音乐,那么就让任何的乐器在它独特的个性下,任意的发挥它对音乐的诠释吧。(想象中……如果有人把中国音乐的精髓,而不是任何的“乐曲”来融合到吉他中来表现,而且表达的是那样的出色~!那么就让我们来敬仰他吧——因为他不仅仅的在西方的乐器中奏响了东方的灵魂,也直接为吉他的表现真正的扩大了~) 本人对古琴知之甚少,本无权发言~但实在按耐不住心理的一些想法呵呵~各位琴友见笑!
哈哈:
中国乐器的表现力在于韵味和感觉。音乐情感主要通过旋律来表现,和声只是陪衬和铺垫,也就是说中国的和声是没有西乐中的“功能”之说。而西方音乐中和声的作用非常之大,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语言。 就吉他改编古琴曲而言,我认为,旋律方面自然缺乏古琴的“韵味”;和声虽然丰富,但或许是画蛇添足。
yanfeng:
的确非常困难。古琴的音色有极为独特的韵味,吉他是很难模拟的,尤其是古琴曲中的大量泛音。但吉他和古琴的音色也不是没有相近和相通之处,至少不像钢琴和古琴相差那么远。 吉他的长处是它的定弦非常合理,为和声和复调留下了发展的空间,而这正是古琴的局限处。 为中国乐曲配西洋和声(特别是那种简单化的主、属和弦,还有1535之类的音型),总是觉得不对味,所谓的中国和声到现在也没有真正成型。但是以复调的手法来创作或改编中国风格的乐曲,却是有相当成功的,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陈铭志的“赋格”等。 所以我想像中,给中国古琴曲加上复调,再用吉他来演奏,可能会出彩,希望专业人士能试一试。 我也想过能不能把古典吉他曲改编成古琴曲来演奏,用古琴来弹巴赫···呵呵,不是疯了吧。
欢迎继续讨论:
http://www.GuitarsChina.com/50/dispbbs.asp?boardID=1&ID=16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