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与书法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从美学的角度,似乎能找到他们之间的一点瓜葛。 艺术能产生美,古典吉他音乐与书法同属艺术之列,所以他们之间也有美的共性。 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都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冲动和差别感,但是追求艺术的人不会在这种感觉面前止步。正是这种差别感使我们得以鉴别真正的艺术,得以领略无限。其实,美不是事物的属性,同其他价值一样,美只能是精神活动的产物。艺术家把自己的精神历程投射于万物之上,同时也就把万物点化为美。 古典吉他是心情的艺术,它是精神活动的直接外化,它可以展现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乐、谐趣、轻浮忘情及兴高彩烈,以其深浅程度不同的焦虑、烦恼、忧愁、哀伤、怅惘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古典吉他把这些意识活动纳入一定的声音关系里,使它们合拍中节,进而使听觉从实践感性上升到观念理性阶段以表达无穷多重的乐思。 中国书法则是行为的艺术,它创造意境,表现人格。“书”的本质是线条,古人把它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躯体,其骨是基本的间架,其筋是一切动作的支持者,是动感的源泉,敷在筋骨外面的肉使生命体有了形象,流贯在筋肉中的血液滋养着全部的形体。有了骨、筋、肉、血,一个生命体诞生了,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划,我们将情感和想象展现为诗情画境。 作为世界三大乐器之一,古典吉他的艺术表现力几乎是无限的,能精微的诠释所有音乐语言。这一点从它成为彻底的独奏乐器开始便表现了出来。与钢琴和小提琴相比,吉他的音乐亦刚亦柔,气质近人,没有前者的夸张性和机械性的局限。钢琴能使你产生翻不过身的感受,小提琴能让你飘起来,唯独吉他能使自己的每个乐音都驻足于你的全部身心,使你在平静中得到净化。此外,作为弹拨演奏的弦乐器,古典吉他对手指的运动尤为敏感,手指触拨弦的方式、位置、角度、速度、力度这些对其它乐器意义不大的却往往很重要。据此,吉他的音域比不上钢琴、小提琴,但每个音的色彩变化却比前者丰富得多。这些处理如掌握得好,便能够捕捉住我们平日里很多感觉如是、又无以名之的意识印象,从而以一种细腻的方式激发无穷的想象。除了天然的无可比拟的音色及其变化以外,古典吉他的艺术性还在于它的和声功能,古典吉他之所以能独立的诠释一切使大的伟大作品端赖于此。 中国书法的旋律则更是气象万千,它表现在书法作品中整体的抑扬顿挫、启承转合;整体的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它有时是平稳铺叙与高潮突出的对比,有时是激情穿空与悄然淡出的转折;它有时是回旋飘逸的风云,有时如巍然凝重的山岭;它有时是曲折呜咽的小溪,有时是奔腾翻滚的江河;它有时是低吟浅酌的絮语,有时是铁板击节的高歌;它有时是放荡不羁的挥洒,有时是欲说还休的枯涩;它有时是密不透风的集聚,有时是疏可跑马的开阔。书法是可见可视的书意构图,是击节朗吟的音乐旋律;是整体气度的体现﹐它是形式美的组合。在整体旋律中,每一个字的用笔结构,又以其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轻重、快慢、断续,表达出与旋律相协调的变化,更增加了整体旋律的艺术魅力。 古典吉他成为吉他王国里最具艺术性的乐器还可归因于它伟大的传统。吉他是西方十分古老的弹拨乐器,吉他的形制演化几乎贯穿了全部的西方音乐史,远比钢琴、提琴的历史悠久得多。从单纯的伴奏乐器到真正的独奏乐器,从民间到宫廷,从征服民族到被征服民族,从地中海到美洲大陆,吉他遍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幻、包容了不同文化时空中人们所有的思想情感和对美的观念。从古到今吉他艺术积淀的丰富宝藏获得了众多音乐巨匠的优崇,也造就了无数惊世的大师和伟大的作品。 中国书法则伴随着汉字的最初出现而诞生,从殷商甲骨文、西周大盂鼎到秦代泰山刻石云梦睡虎秦简,从 汉代隶书大盛、魏晋真书行草到南北朝碑刻、唐朝兴盛五代遗风,从元代宗唐宗晋到明代的崇尚个性、清代承明尚质,中国书法万千气象、流派纷呈;士大夫趋之若鹜、民间小家也尽性尽理。总之,璀灿夺目、泱泱千年可谓是中国书法的一大景观,流传千古的大家大作数不胜数。直到今天当电脑似乎正在取代人们的纸和笔的趋势下,书法仍然保存着它独特的地位,成为华人艺术世界里的一朵奇葩。 每一首古典吉他曲,都有它独具个性的旋律《卡伐丽娜》中那凄美而又浪漫的意境,不同于《阿尔汗布拉宫的回忆》的“昔人已乘黄河去,此地空余黄河楼”那种苍凉悲壮、洞穿古今的大音希声;《阿斯图尼亚斯传奇》的激越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旋律﹐不同于《阿兰湖艾思》的沉郁幽怨、悲天悯人的情感,《月光》宁静优美的月树暗影,不同于《科庸巴巴》灿烂绚丽、蓝天碧草的田园风光。文辞内涵的感情,决定了旋律的起伏跌宕;起伏跌宕的旋律又深刻抒发了文辞内涵的感情。 每一幅书法作品,既传承着中国文化的底蕴,又挥斥着古今情怀、个人灵性。王羲之精采绝伦、无人出右的《兰亭序》,岂与张旭奔放不羁、气势如虹《古诗四贴》相类;颜真卿骨肉停匀,气势磅礴的《裴将军帖》,堪与柳公权立骨铮铮,炼气清健的《玄秘塔碑》并论;怀素神完气足、韵律天成的《苦笋帖》,直与王献之枯润有致、气润起伏的《鸭头丸帖》比肩。当然更不用说风格层出不穷的个性群体远如扬州八怪、近如毛泽东之列。 听古典吉他,既能感受到拉丁民族的蕴籍苍凉和热情浪漫,也能体会到古典巨制的正大庄严和结构之美。古典吉他使我们一次次不期地感动,带我们走出一切情感旋涡,挣脱一切压抑和限制,进入灵魂的解放,这就是作为音乐艺术的古典吉他的力量。正视我们自己的选择,接受古典吉他音乐对我们的洗礼,迎接我们期待已久的自由与挥洒。 观摩玩赏中国书法,体会古仁人挥毫时的行云流水,骨力追风,刚柔相济,方圆适度,转折顿挫,急涩虚实,疏密起伏,曲直波澜。一篇,一幅,一字,一笔里,皆有创造,有变革,有个性,有着流动不息的生命暗示,有着力量内敛的自由之灵。唐代书家李阳冰论笔法:“于天地山川得其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其经纬,昭回之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幽至于鬼神之情状,细至于喜怒舒惨,莫不毕载。”极言书法取象于天地文章、人心状态,通于艺术之美。雷简夫说:“余偶画卧、闻涨瀑声,想其波涛翻翻,讯决掀摇,高下蹙逐奔去之状,无物可以寄其情,遽起作书,则心中之想尽在笔下矣。”道出写字可网罗声音意象,通于音乐的美。唐代草书宗匠张旭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书家解衣盘砖,运笔如飞,何尝不是一种舞蹈? 艺术,包括古典吉他音乐与书法艺术,既然以人类的情感为出发点、又以某种程度上对其消解为终点。面对如此丰盈的意象宇宙我们却仅选择其中几种甚或一种类型,只欲沉浸在某种声音的迷离恍惚的荡漾之中,去寻求精神的单一的立足点,比之于只习惯于优美的华丽的内容,岂非鄙陋狭隘? 古典吉他与书法,亦形亦声。形者给予你生命旋律的触动,声者给予你无尽形神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