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演奏得相当棒,但是没能开过演奏会。可能是有以下几点原因吧 1、经济条件的限制 说实话,从演奏会的直接收益看,自己出资干这事儿,绝对是赔钱的。场地费就要花去很多,加上策划组织宣传等方面所投入的智力人力物力等,费用之大不是一般人自己能够承受的。至少,一套比较正式的演出服,就要费思量费金钱吧?总不能穿着体恤上台不是? 这年头儿寻找赞助商是个大问题。自己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赞助商对投入产出的宣传效益评估就要大打折扣。毕竟不是学雷锋。 2、同行舆论的压力 可能是音乐这一行比较怪的原因吧,这方面的限制我经常感到不可思议。 比如说,很多人自己想开演奏会,但是偏偏要顾及同行的舆论压力,估计同行对自己的评价。 怕什么?难道同行是冤家吗? 3、考虑受众的取向 毕竟是给别人听的,就要考虑自己的演奏曲目如何安排。自己喜欢的,不见得受众喜欢。 受众喜欢的,自己不见得会,也不见得喜欢。 受众喜欢而自己不喜欢的话,只要是会,还算好办。但是又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曲目的组织和曲目难度上的选择。 有人愿意听巴赫,有人愿意听塔雷加,有人愿意听巴里奥斯。。。。要想照顾到大多数受众的取向,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怎么选择曲子的长度和难度呢?怎么安排演奏的顺序呢?曲目如果安排过多,则必须短小精悍的---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观众会不会认为自己水平不高?曲目如果安排过少,则会在观众对曲目和作品上的认可上失去一部分受众的认可。难啊,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到。 4、演奏曲目的限制 一个初次开演奏会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水平,大多选择一些重量级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试图一炮打响(这可能是大多数开演奏会的人的想法吧?)。 问题随之而来: a、什么是重量级作品?演奏什么样的重量级作品才能被普通观众接受?重量级作品演奏到什么水平才能被同行认可(或者少点撇嘴)? b、选择了重量级作品后,这些重量级作品自己会不会?不会的要练多久才能令自己满意?(尔后才能令别人满意) c、自己会的重量级作品要恢复多久才能达到可开演奏会的要求? 5、演奏会的组织和协调、实施问题 自己的大多数精力肯定放在练琴上,那么谁去组织实施演奏会的其他工作呢?谁负责拉赞助?谁负责前期宣传?谁负责场地?谁负责鲜花?谁负责摄影?谁负责后期的媒体宣传?谁负责预算?谁负责支出?。。。。。。以上问题如何具体实施?如何进行进度安排和跟踪?如何评判以上工作的到位情况?。。。。。。
哇哇哇,好些与弹琴无关的问题,根本不是那些弹琴人能够掌控和指导的。 头痛啊 6、体力问题 权且不考虑演奏会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就但是体力问题,很多人就感觉头痛。 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演奏会过程中的演奏质量。 我们经常听很多人演奏某只曲子相当不错,甚至评判说超过了某某演奏家。 但是,如果让他在台上,为观众负责任地连续演奏一小时,而且不需改错,那就要有相当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了。也就是通常说的不害臊。(哈哈,绝无恶意)。 很多人演奏某只曲子还可以,连续演奏一些曲子,那就能发现他的发挥不正常了。动作变形,不该错的也错了,意思也表达不到位了。啥原因?除了心理压力大之外,平时也没这么集中训练过。这需要相当强的身体素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