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吉他 > 古典吉他论坛精华 > 正文

法雅钢琴音乐与西班牙吉他音乐的关系(1)

2003-11-14日 0:9 阅读:次 作者:wangjianguo整理 [ ]


主讲人:朱象泰
              摘 要
 
 本文重点之一是关于法雅钢琴音乐创作之历史背景及其学习过程的探讨:在十八九世纪西 班牙音乐的沉潜与复苏的历史背景中,叙述西班牙国民乐派大师法雅(Manuel de Falla,1876- 1961) 钢琴作品中西班牙风格的形成以及其在法国印象派主义的影响下,将西班牙民间音乐的素材及最主要的民间乐器─吉他─融入其钢琴作品的过程。
 
 另本文透过谱例,说明与比较法雅钢琴作品中,其与吉他效果相关与类似的部分。比较的 名目和重点有七:(1)吉他的两种弹奏方法:Punteado 与Rasqueado; (2)碎音;(3)快速连续 和弦;(4)内在持续音;(5)快速同音重复;(6)拇指弹奏;(7)四度音程。 希望藉此 二者之弹奏方法及音乐形式的比较,帮助弹奏者理解与掌握西班牙音乐风格中吉他成分的重 要性,并进而将丰富的西班牙吉他风格特色与民间音乐的精神展现于钢琴音乐中。
 
关键词:法雅、钢琴音乐、西班牙、民国乐派、印象主义、西班牙风格、吉他效果。
  

法雅钢琴音乐与西班牙吉他音乐的关系

主讲人:朱象泰

 
                 一、前 言 
 
 十八、十九世纪,西班牙在海上的霸权逐渐没落,伊比利半岛失去了在国际政治上的重要性,其文化与艺术上的地位也因而被忽视;但是,这并不表示西班牙的音乐文化停滞不前,诚如《西班牙的音乐》(The Music of Spain)一书的作者契斯(Gibert Chase)所做的比喻:它 好象流入地下的河水,在地下流了一段路程,如今又冒出地面,并且夹带着丰沛的活力与生 命力 。
 
 十九世纪,当意大利的歌剧与德、奥等国的器乐音乐主导着整个欧洲音乐的发展时,其它 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对其本国的音乐有了自觉与自省的念头,国民乐派从此渐渐萌芽。西班牙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在音乐上出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先是十七世纪兴起的轻歌剧 Zarzuela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再度复苏,继之,作曲家兼音乐理论家佩德瑞尔(Felipe Pedrell, 1841-1922)对西班牙的国民乐派提出了具体的构想,以融合西班牙的传统与民间音乐 为理念,并积极推展,影响了整个西班牙音乐创作的风格。在他的启发之下,阿尔贝尼士(Issac Albeniz, 1860-1909)与葛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两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班牙作曲家,运用西欧的作曲技巧,创作具本国色彩的音乐,并提升其内涵的价值 ,将之带上国际舞台。二十世纪前半叶,佩德瑞尔的另一位弟子法雅(Manuel de Falla, 1876- 1946),步着他们的后尘,继续发扬光大,成为西班牙国民乐派的集大成者,也是西班牙国 民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二、法雅的钢琴音乐 
 
 法雅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安达露西亚地区(Andalucia)的卡第斯省(Cadiz),自幼由其母启蒙学习钢琴,曾跟随当时西班牙的名师特拉格教授(Jose Trago, 1856-1934)学习,以首奖毕业于马德里皇家音乐院,并于一九O五年参加Casa Ortis y Gusso钢琴比赛夺魁;而在比赛的前一日,法雅刚以歌剧〈短促的人生〉(La Vida Breve)参加另一作曲比赛,此两项比赛连续获胜,肯定了法雅在钢琴与作曲上的音乐才华。
 
 法雅随佩德瑞尔学习作曲三年(1901-1904),他指引法雅学习西班牙数百年来的复音音乐与民间音乐宝贵的素材,认识当时欧洲音乐最新的发展趋势,尤其强调以美学的观点对西班牙音乐固有的创作价值,做一番清晰的了解。这位西班牙国民乐派先驱的教学理想,是培养法雅成为一位真正有创造力的音乐家 。
 
 法雅的作品不算多,大部分都彰显出西班牙民族的色彩;虽然法雅早期曾赴笈巴黎七载(1907-1914),受到杜卡(Paul Dukas, 1865-1935)、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及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等法国作曲家的影响,接受了印象主义创作的技法,但并未全然法国化,因为他对本国音乐语言的感情与熟悉度是无法取代的。在西班牙丰富的音乐素材滋养下,让法雅得以各种角度与方式,运用歌唱、舞蹈或吉他等素材表现其西班牙的风格。而法雅作品种类也不少,由于他几乎在每首作品中都有新的创意,很少有标题重复,或内容相似的作品,包括:钢琴曲、声乐曲、吉他曲、合唱曲、室内乐、管弦乐、歌剧、舞剧、清唱剧及一些戏剧的配乐等。
 
 法雅自己是造诣深厚的钢琴家,他常亲自发表作品,但其钢琴作品不多,纯粹为钢琴而写的共有七首 ,结构均不庞大,讲求的是精致的音响效果与神秘又热情的西班牙式气氛。其早期的钢琴作品较欠成熟,赴巴黎以后的作品才开始受到重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四首西班牙钢琴曲〉(Quatro Piezas Espanolas Para Piano, 1906-1909)与〈贝地卡幻想曲〉(FantasiaBaetica, 1919),另外管弦乐作品〈西班牙花园之夜〉(Noches en los Jardines de Espana, 1909- 1916)与声乐作品〈七首西班牙民歌〉(Siete Canciones Populares Espanolas, 1914)的钢琴部分,均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与民族色彩。本文将以上述四部作品作为研讨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都运用了吉他音乐的素材,可藉以了解法雅钢琴音乐与西班牙吉他音乐素材的密切关系。以下先将这四部作品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 四首西班牙钢琴曲
第一首〈阿拉贡舞曲〉(Aragonesa)是以发源于西班牙北方阿拉贡地区的荷他舞曲(otaJ) 为主,此舞曲最大的特色是三拍子的节奏与三连音的音型,音乐极具生气与活力。
 
第二首〈古巴舞曲〉(Cubana),典型的古巴舞曲名为瓜宜拉(Guajira),通常以3/4与6/8拍 交错出现,中庸速度的歌唱旋律配合舞蹈,优美而不失活泼。
 
第三首〈高山舞曲〉(Montanesa),它的副标题为「风景」(Paisaje),描写西班牙北方山当德省(Santander)的山区风光,开始以精致的印象色彩表现远处传来的钟声,中段 插入快速的舞曲,采用民歌〈率性之舞〉(Baile a lo llano)的旋律,山地空旷神秘的气氛与强烈的舞蹈节奏相对照,是全曲最大的特色。
 
第四首〈安达露西亚舞曲〉(Andaluza),是四首中最著名的一首,速度标示为甚快板(Vivo),另提示弹奏者要「非常节奏化并配合粗犷的感情」(Muy ritmado y con
   sentimiento salvaje),以模仿粗犷的吉他弹奏效果展现安达露西亚的热情与活力开始,第二主题是速度慢一倍的「深沉之歌」(Cante jondo) ,法雅以弗里吉亚(Phrygian)

调式 - 安达露西亚的吉普赛调式 - 为素材,且不时出现吉他伴奏的效果。
 
 法雅将这四首作品献给好友阿尔贝尼士,以感谢他的鼓励与建言,此作品的创作开始于马德里,在巴黎完稿,一九O九年西班牙旅法钢琴家韦涅斯(Ricardo Vines, 1875-1943)在巴黎首演。
 
(二) 贝地卡幻想曲
 古罗马时代称安达露西亚地区为贝地卡省 (Provincia Baetica),这是法雅用安达露西亚素材谱的最后一首乐曲,在这以前他的创作一直脱离不了安达露西亚风格,这首曲子其实就是 一首安达露西亚幻想曲,法雅却淡化了其中安达露西亚旳素材,使得安达露西亚的风味不那 么明显,其实他运用的是安达露西亚民歌中常用的弗里吉亚调式,间奏采用伊奥利亚调式( Aeolian),模仿「深沉之歌」的部分,以吉他的音效做伴奏,其手法超越了他的旧作。这是 法雅钢琴作品中最长也最难的一首作品,但三段体的结构并不复杂。法雅于一九一九年完成 此曲,因为是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 1886-1982)委托创作的作品,一九二O年由鲁宾斯坦在纽约首演。
 
(三) 西班牙花园之夜
 副标题为「为钢琴与管弦乐的交响印象」 (Impressiones Sinfonicas para Piano y Orquesta), 法雅最初写的是包括三首夜曲的钢琴组曲,后来发展成一个以钢琴独奏为中心的管弦乐曲, 但不是协奏曲,因为乐团不仅担任伴奏,钢琴虽占中心角色,但仍完全融入乐团的演奏中, 无分轩轾。又虽挂有交响乐的名称,却也不是一般的交响乐曲,整首曲子,处处可见一幅幅 印象派模糊而优美的有声图,如梦如诗。
 
 全曲以写景为主,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标题「在罕内拉里非」(En Generalife),是指 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城(Granada) 的阿尔汉布拉宫(Alhambra)的花园,它是曾被阿拉伯统 治七世纪之久的阿拉伯式的皇宫花园,花草树木与潺潺流水均融入对东方的印象中。第二、 三乐章名为 「远处的舞蹈」(Danza Lejana) 和 「 哥尔多巴山麓花园 」 (En los Jardines de la
Sierra de Cordoba) ,标题不同,性质也有异,演奏时则一气呵成。不论舞蹈或花园均无具体 节奏与实物的描写,仅是一些虚幻的印象与气氛而已,唯有吉他的素材贯穿三个乐章,西班 牙安达露西亚的风格则若隐若现,尽在不言中。
 
 这首乐曲献给韦涅斯,因为他曾建议法雅创作为钢琴与管弦乐的夜曲,一九一六年由钢琴 家库比莱斯(Jose Cubiles)首演,阿尔播斯(Enrique Arbos)指挥,观众反应热烈,至今仍是 法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四) 七首西班牙民歌
 西班牙的民歌通常是由吉他伴奏, 例如佛拉门哥(Flamenco)的歌与舞,所以,这七首歌 曲虽然是以钢琴伴奏,而实际要表达的是吉他的效果,钢琴的音响效果较丰富,配合美声唱 法的民歌也较适合,但是吉他的风格在钢琴弹奏上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首〈摩尔人的头巾〉(El Pano Moruno),这首民歌源自于穆尔西亚省(Murcia),其特    色为以碎音来装饰旋律中某些主要的音符,钢琴有二十三小节的前奏,全部模仿吉他的音色。
 
第二首〈穆尔西亚的塞桂第拉舞曲〉(Seguidilla Murciana),这首歌同样源自穆尔西亚省, [塞桂第拉」是一种三拍子的快速歌舞。
 
第三首〈阿斯突利亚民歌〉(Asturiana),是一首宁静的行板悲歌,歌者轻声的吟唱,钢琴从头至尾是十六分音符的音型,像吉他般以和声变化来配合歌唱。
 
第四首〈荷他舞曲〉(Jota),歌唱与钢琴相互呼应,冗长的前奏、间奏与尾奏,均以钢琴 模仿吉他效果,其特色见(一)第一首〈阿拉贡舞曲〉。
 
第五首〈摇篮曲〉(Nana),是一首简短且具东方风味的安达露西亚摇篮曲,钢琴与声乐常出现四对三的音型,调性徘徊在E大调与e小调间。
 
第六首〈歌〉(Cancion),声乐与钢琴都强调6/8拍中的第二拍与第五拍,形成的不均衡感为 为特色。
 
第七首〈波罗舞曲〉(Polo),是一首安达露西亚三拍子舞曲,在钢琴快速强烈的节奏中,仿佛出现踏脚与击掌声,伴随着吉他声,完全是佛拉门哥的表演方式。
 
 这七首歌的钢琴份量极重,法雅受法国印象乐派艺术歌曲的影响,有些时候歌唱几乎处于次要的地位,以传统的钢琴伴奏,更符合法雅将民间音乐精致化、艺术化之再创造理念。一 九一五年由声乐家维拉(Luisa Vela)首演,法雅亲自弹奏钢琴,这套优秀的作品很快地在世
界各地流传起来。
 
          三、西班牙的吉他音乐 
 
 自从吉他这个乐器在西班牙出现后,西班牙的民间音乐就一直以它为基础,契斯曾说:「 自从西班牙有器乐音乐开始,西班牙人的自然音乐感(natural musical feeling)就以吉他的技巧为基础。」没有其它的乐器像吉他一样,始终影响着西班牙民族音乐的发展 。
 
 根据中世纪的西班牙文献记载,吉他有二种形式,一为Latina(拉丁人的),一为Morisca (摩尔人的),前者很可能是来自罗马人弹的Githara-希腊亚述人的乐器,由罗马的殖民者 传入西班牙,后者是由阿拉伯人传入。而现在的西班牙吉他与中世纪的Latina相类似,Latina 很可能就是现今吉他的前身。毕竟罗马人统治西班牙(公元205-476),要比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公元711-1492)早了五个世纪 。
 
 Morisca 很可能是由阿拉伯人将他们弹的鲁特琴(Lute)传入西班牙,成为西班牙在文艺复 兴时期的重要乐器,外观像半个梨子,面平而背驼,很像曼陀铃( Mandolin),与琵琶均属 同类乐器,有四到二十根弦。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出现了比维拉琴(Vihuela)及四组弦吉他 (Four-Course Guitar),因为当时吉他的音量不能与鲁特琴相抗衡,因此在欧洲大陆吉他无 法广为流传 。
 
 一般称古典吉他为西班牙吉他,因为从十六世纪以后,比维拉琴及四组弦吉他首先在伊比 利半岛上萌芽发展,十六世纪末比维拉琴被吉他取而代之,巴罗克时期发展成五组弦吉他, 十八世纪出现六组弦吉他,现今的六根弦吉他(E、A、D、G、B、E)是于十九世纪发 展出来的,随即进入了吉他的黄金时期;除了优秀的吉他作品与书籍相继问世外,西班牙的 古典吉他大师赛戈维亚(Andres Segovia,1893-1987)将吉他的艺术推广至世界各地 ,让吉他乐器得以正式的出现在音乐会中,他曾在马德里、巴黎、纽约举行西班牙古典吉他 演奏会,并将巴哈及一些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吉他演奏曲,又于1981年创设赛戈维亚吉 他大赛,为吉他提升了在古典乐坛的地位与声誉 。西班牙出版的第一本介绍吉他弹法的书, 是于一五九六年由阿马特(Juan Curlos Amat, 1572-1639)发表,书名为「卡斯蒂亚和卡泰隆尼
亚五组弦吉他中的两种 - 西班牙吉他和曼多拉琴」(Guitarra espanola y vandola en dos maneras de Guitarra Castellana y Cathalana de cinco ordenes) 。
 
 多美尼可.斯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西班牙最早运用键盘乐器来模仿吉 他的作曲家,意大利人斯卡拉第,一七二八年因为他的大键琴学生-葡萄牙公主玛丽亚.芭 芭拉(Maria Barbara)-嫁到西班牙,随她来到西班牙,因此在西班牙渡过了他后半生的岁月 ,并创作了五百多首大键琴奏鸣曲。玛丽亚o芭芭拉后来成为费南度六世(Fernando Ⅵ)的皇 后,刚到西班牙时,斯卡拉第跟随她前往南部的塞维亚城(Sevilla),在那里他听到吉普赛 人的歌舞声与吉他声,引发了他创作的动机,在其奏鸣曲中,大量的取材西班牙的民间音乐 ,吉他效果的运用,成为重要的素材之一。由于大键琴与吉他的音色相近,均为音量小而残 音短的乐器,所以用大键琴较易表现出吉他的特质。
 
 一七O九年克利斯多弗里(Bartolomeo Cristofori) 发明钢琴后,由于其音域宽广,音量幅度 大,受到作曲家们的喜爱,纷纷以钢琴曲为创作的对象。而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期,可 以算是西班牙音乐创作上的黑暗期,人们热衷于意大利式的歌剧,本土的作曲家仅创作一些 属沙龙音乐的钢琴曲,忽略了吉他音乐的素材,或许他们认为那是粗俗的吉普赛音乐,不值 得重视。一直到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阿尔贝尼士、葛拉纳多斯、屠利纳(Joaquin Turina, 1882-1949)及法雅等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中,才开始广泛的运用吉他的效果为素材,让 西班牙的键盘音乐获得重生,并视它为民族精神最佳的写照 。
 
 在吉他音乐素材的运用上,斯卡拉第奠定的基础固然功不可没,但是法雅将吉他的效果做 更深入的发挥,使其作品获得国际性的肯定。早期研究法雅及西班牙音乐的学者泰德(John Trend)认为:「以吉他特殊的和声运用在现代钢琴上,法雅可能是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位 作曲家。」法雅以后的作曲家们,很少在这方面能超越他的,尤其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班 牙作品中,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已不常见到吉他的影子,所以,法雅作品中的吉他素材的运用 ,也成绝响。

出自: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相关论坛
·吉他中国论坛



AboutUs | 关于我们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其他业务 | 版权声明

吉他中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0 - 2005 Guitars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