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吉他 > 吉他中国专访 > 正文

吉他中国Email专访青年吉他教育家何青先生

2002-3-11日 0:48 阅读:次 作者: [ ]


吉他中国Email专访青年吉他教育家何青先生

吉他中国:你好!

  非常感谢贵站对我进行采访。这是一个很好的和广大吉他爱好者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借贵网站和大家说些心里话。

  首先,我必须要说的一点是:您称我为"青年吉他教育家",这个称呼我实不敢当。以前也有人在介绍我的时候称我为"青年吉他演奏家",我对此也多次地谢绝了。因为,我觉得或许自己在古典吉他演奏和教学方面有过若干经历和经验,但与我心中对自己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无论是演奏家还是教育家都可以作为的理想,但显然现在在我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1年天津音乐学院及附中能够在我的倡导下批准建立古典吉他专业,这的确是令我十分兴奋的事,但我更多地是把它当作一种动力。因为,这还只是开端,我们都在共同期待着它的美好前景。

下面我依次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问:我们在采访北京吉他学会宋老师时曾提到过您,据说您为了留在天津音乐学院开辟吉他专业而放弃了去澳洲深造的机会,请谈谈您当时的情况好吗?
答:1999年我随陈老师和王雅梦一起参加了第四届澳大利亚达尔文国际吉他艺术节。回国后,我正式向澳大利亚北领地大学提出了留学申请。该校音乐学院的院长吉他演奏家Adrian Walter先生(达尔文国际吉他艺术节的主办人)表示非常愿意接受我作他的学生。我在2000年6月的第一次签证并不顺利,于是我准备继续进行申请。但与此同时,我对天津音乐学院提出的"关于在天津音乐学院和附中建立古典吉他专业"的报告得到了批准。因此,我放弃了继续申请赴澳留学的计划。2001年4月,天津音乐学院及附中正式面向全国招收古典吉他专业学生。

问:谈谈您的近况和打算好吗?
答:最近一段时间,我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在教学上作更加深入地进行探索并实践如何使学生在短期内更快的提高。
(2) 通过学生的考试与演出使更多的人从专业角度重新认识古典吉他艺术,从而使专业尽快巩固起来。
(3)重点培养有潜力的13岁以下的儿童及少年。
(4)以"吉他天津网"为窗口向社会进行宣传,树立古典吉他专业形象,并为广大吉他爱好者服务。
下一步最主要的一个计划是:在2002年秋季准备出两套音乐会曲目,并带领学生在天津市各高等院校举办古典吉他系列音乐会及讲座。

问:您对学古典吉他的朋友有什么建议?
答:我更愿意把这个问题改成"对想学好古典吉他的朋友的建议"。因为,当一些朋友只是把学习和弹奏古典吉他当成一种消遣的时候,我不愿意用很多苛刻的原则与要求来减弱他们对这件乐器的喜爱和兴趣,同时也没有必要让他们在这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然而,对于想进一步学习好古典吉他的朋友来说就另当别论了。
  第一,要提高对古典吉他的认识,包括对其艺术风格和演奏及教学艺术的高层次的认识。在这方面,书籍和唱片是最好的老师。比如,陈志老师主编的《吉他艺术》是在国内最具专业性的古典吉他刊物。古典吉他的唱片现在能买到的不少,但一定要注意有选择地听。如,威廉斯、大卫·罗素、罗梅罗、巴鲁埃克、大卫·斯塔罗宾等国外演奏家,以及王雅梦、陈姗姗、杨雪霏等国内优秀选手的唱片。这些唱片能使大家直接欣赏到高水平的演奏,对古典吉他艺术形成较高层次的认识。反之,如有些人把木村好夫的演奏也误认为是古典吉他名曲,那就很容易形成误导了。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完全否认木村的艺术性,在一定阶段当我们需要在风格上兼收并蓄的时候,对他的音乐也可以有所借鉴。但无论如何,他对于还不具备鉴别能力的学生来说,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影响了。

  第二,要想学好古典吉他必须要找到一位好老师。"自学"和选择不合格的老师都会导致学生走过多的弯路。我觉得一个学生在选择老师的时候,可以从四点考虑:
(1)他对古典吉他艺术是否有较高层次的认识?
(2)他的方法是否陈旧、过时?如,是否还在继续运用10年前中国吉他教学的理念和原则?
(3)他是否能真正在教学上潜心研究?
(4)他是否能看到先进的东西并认真接受,不断更新、充实自己。
  如果,你选择的老师能作到上述四点,那么他就是一位能让你信赖的好老师。

问:您在天津音乐学院从事吉他教学,请谈谈您教学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答:我觉得目前我最深的感触是,即便在音乐专业院校里,了解古典吉他的人还是太少了。这是我们从事专业教学的人急需扭转的一个局面。因此,我的近期计划就是在音乐学院和附中的舞台上多进行展示,特别是室内乐形式的演出。让大家尽快认识这件本不应该陌生的乐器,让大家真正认识到为什么"在文艺复兴时期鲁特琴在音乐生活中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钢琴"。

问:您最近也开始上网了,请谈谈您对网络吉他媒体的认识?
答:目前我们国内的古典吉他网站大大小小已经有很多了。据我了解,这里的大多数网站都是非赢利性的,网站的建立几乎都是依靠站长们和各自身边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对古典吉他的热爱和执着。这些网站的建立无疑对古典吉他的普及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的确为广大吉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和获取知识的空间。因此,首先我认为那些无私奉献的网站创建者们都是值得敬佩和尊重的。

  网络的优点是高效、广阔。因此,它的确能给很多爱好者提供很多方便。如,资料、信息、指导、交流等。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特别是在教学方面缺乏针对性,它无法替代教师的作用。因此,我建议正在学习的朋友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开阔眼界、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地依赖它,造成过于庞杂而缺乏系统。

问:您认为网络媒体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答:我在上一个问题中已经论述了网络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
另外,我觉得另一个比较的大问题就是规范性。比如,不负责任的言论、缺乏真实性的报导、缺乏学术规范的理论研究、与专业无关争论等等。这些问题很容易对那些缺乏鉴别能力而有充满热情的初学者形成误导。

问:您作为陈老师的翻译经常跟很多国外演奏家接触过,请谈谈您对他们的印象。您最欣赏的国外吉他演奏家都有哪些?
答:的确,通过和陈老师一起工作我接触了很多位国外的艺术家,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活跃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演奏家或具有一定权威的理论家和教育家。应该说,我在和这些艺术家们的接触中所得到的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全部形容出来。有时,更多的我感觉是一种精神、思维、气质上的感染,而后才是具体的、有形的技术上的传递。

  如果要我说说对他们的总体印象,我觉得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因为,在北京我接触的大部分演奏家都是来中央音乐学院讲课,因此他们的这种精神首先体现在他们教学的认真、严谨上。比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吉他系Michael Lewin教授。在他第一天上午讲课的时候,我们由于对他讲课的方式和风格不太了解所以大家觉得有的时候他过于细致了。但下午的课程却让大家一下子改变了对他的认识。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大家禁不住报以热烈的掌声。几天来,他在给学生们的各个时期、风格的乐曲指导中展示出的扎实的试奏、音乐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无不使大家为之折服。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欧洲吉他教师协会(European Guitar 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EGTA)的主席。

  谈到我所喜爱的国外的演奏家,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因此,我的一些看法也仅代表我个人的理解。在今天的国际舞台上,有很多耀眼的明星。而且越来越多的出色的青年演奏家在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不过,我最喜爱的大师还是John Williams。1999年,在澳大利亚达尔文艺术节上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师。他的谦和、平易是我所没想到的。应该说和今天的年轻一代艺术家比起来,他算是老前辈了。但是他的演奏中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对新曲目的热情演绎使我们看到,他无愧于"世界首席吉他大师"的称号。此外,我觉得他的演奏风格之宽泛和深度也是我对他格外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0年2月他来北京和国交合作演出,是我们第二次见面。在近距离的接触中,他的人格魅力更进一步地感染着我。应他夫人的要求,我们一同到琉璃厂购物,但显然他对购物并不十分感兴趣。于是,我们便在一旁聊起了吉他和音乐。他热情地为我介绍当今国际古典吉他艺术发展的状况,并给我写下了几本重要著作的书名。当然,也许大家永远不会忘记,此前他把两把Smallman吉他赠给中央音乐学院古典吉他专业的感人之举。
当然,有很多演奏家也是我十分喜爱的。我经常把他们成为活跃?quot;第一阵营中的人物"。如,大卫·罗素、巴鲁艾克、大卫·斯塔罗宾、阿萨德二重奏、罗杉矶四重奏等等。

问:请您谈谈陈老师的一些近况和您对陈老师的一些认识。
答:陈老师前不久刚刚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访问演出、讲学归来。此次欧洲之行非常成功,我看了许多国际上有关这次活动的报导。特别是在世界著名的《古典吉他》杂志上刊登了专门的文章并佩有大副照片。这足以证明,陈老师目前的教学艺术已经更进一步为世界所认识、推崇。

  目前,中央音乐学院的古典吉他专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而且从国际范围衡量也无疑具有很高的水准。但同时我们也会清楚的看到,在古典吉他普及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陈老师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通过刊物、媒体推广正规、科学的教学方法,介绍高水准的古典吉他艺术。

  谈到我对陈老师的认识,我想以后我会找时间写一片文章:《我的恩师--陈志教授》,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当然,这里我可以先简要地谈一谈。

  在我1997年刚刚认识陈老师的时候,他就对我讲过:人与人都需要在一定时间的接触中彼此了解,然后才能真正对对方形成正确的认识。的确,在我认识陈老师以前也听到过许多关于陈老师的议论,自然是褒贬不一。但时至今日,那些毫无根据的传言和近乎恶毒的攻击自然早就在我心中不攻自破了。
我想如果一定要我总结一下我对陈老师的认识,我觉得有两点使我感触最深: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业绩。

问:您使用的吉他,以及您对网友推荐的吉他品牌是什么?
答:我现在使用的乐器是一把德国手工琴(1997年制造)--马里奥·格洛普(Mario Gropp)。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琴。(目前售价在人民币43000元左右)它的特点是:高音甜美、穿透性好,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和远达性;低音线条清晰,音色醇厚;高低音比例比较均衡。虽然音箱比常规琴稍薄,但音量并不受损失。
  当然,这个价位的琴并不是大多数吉他爱好者的首选。我认为,在国产价位在500元-2000元的琴中,"协奏牌"的古典吉他比较理想。进口琴中可以选择YAMAHA的相关型号。
在6000元-20000元这个价位上,我觉得"陈志牌"古典吉他比较理想。比如,030、040、070等。很多朋友可能都已经看过了李洁在陈老师VCD教学片中用的070型号的陈志牌古典吉他。我想,大家一定会对这个型号的产生一定的印象的。我曾经用070和同等价位(17000元-18000元)的其它品牌比较过,我觉得从各个方面070都要好出很多。

  20000元以上的品牌,我觉得可以选择陈志系列的080、090或Mario Gropp(德国)、Hoffner(德国)。当然,目前国内出现的这个价位以上的国外品牌也逐渐在增多。但由于,很多品牌的琴我没有亲自试奏和比较过,所以无法加以评论。总之,在选择高价位的演奏用琴的,一定要细心体会、比较。大多数情况下仅听一把琴的不够的,最好能2、3把同时比较一下。

问:您对陈老师的优秀的学生如王雅梦、陈姗姗等怎么看的,尤其是那些后备军?
答:我个人认为,象王雅梦和陈姗姗这样的学生可以代表目前国内古典吉他演奏的最高水平,在国际同年龄段上她们也绝对代表先进水平。这一点通过她们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和在国际范围内的音乐会已经足以证明了。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她们不存在问题,这一点在稍后我自然会提到。
  我也曾听到过一些人的观点,认为她们只有技术、没有音乐。我想也许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客观、真实地来评价她们的演奏。陈老师经常举例说,他目前对这些小学生的教学就象是在盖房子,地基打得越深,框架越科学、合理,房子就会越牢固、也有可能盖得越高。音乐表现,就象是把房子装修成不同的风格--哥特式的、罗马式的、拉丁式的甚至是中国式的。对12-18岁的学生来说,要他们的演奏具有30岁的成熟性是不现实的。因此,技术的牢固在现阶段相对更重要,否则学生根本无法接触一些优秀的经典作品。事实证明,王雅梦和陈姗姗能够在东京、意大利、西班牙的不分年龄组的比赛中获得优胜,也足以说明她们的演奏在成熟性上已经超越了她们的年龄。
如果说她们在音乐表现上存在问题,我个人是这样理解。那就是,如何使她们具备独立分析作品、表现音乐的能力。当然,这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己广泛地吸收、借鉴。我想,她们的技巧和天赋是很好的基础。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今后的学习中,她们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来作为有力的支持。
  谈到"后备军",我觉得目前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具有很好的基础和学习方法。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今后都能成为新的王雅梦、陈姗姗,但随着他们的努力都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吉他中国在此感谢何青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


感谢联盟站:吉他天津站长张泽亮先生提供采访联系帮助。


 
 
 

出自: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相关论坛
·吉他中国论坛



AboutUs | 关于我们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其他业务 | 版权声明

吉他中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0 - 2005 Guitars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