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多伦多交响乐团(Toronto Symphony Orchestra)
这个加拿大的乐团是1908年以多伦多音乐管弦乐团团员为中心,在魏斯曼指导下举行演奏会后才组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断活动,1923年重新编组,由克尼兹担任首任指挥,1931年克尼兹死后,由马克米兰就任音乐监督,自此,乐团有了长足进步.由于功劳彰著,1935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爵士.次年引退后由朱斯金特接棒,他也使这个乐团产生辉煌的演奏成果. 1965年迎聘原任纽约爱乐副指挥的小泽征尔为音乐监督,终于确立世界一流的地位.这段时间内曾为CBS灌录不少唱片,但1969年把这个职位交给从捷克逃亡出来的安杰尔.1973年因安杰尔的去世,次年秋天改由英国的青年指挥家安德烈·戴维斯接任,自此又开始在CBS 录音. 团员总共95名.由A·戴维斯接任音乐监督后,多伦多交响乐团似乎返老还童,变得格外精神抖擞了,演奏更富朝气,明亮而且华丽.
35. 丹麦广播交响乐团(Dan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1925年创建于哥本哈根.由初期11人的室内乐团发展到90余人.40年代成为北欧第一流的演奏团体,指挥家劳尼·格连达尔以及马尔科、切利比达凯等对乐团的发展都起到了显著作用.
36. 大都会歌剧院乐团(Metropolitan Opera Orchestra)
大都会歌剧院虽然在1883年就开幕,但当初并无专属管弦乐团,据说大都由达姆罗许指挥的纽约交响乐团担任伴奏.1885年由萨伊德尔担任首任指挥,并组织了管弦乐团.此后,马勒和托斯卡尼尼曾担任指挥,可是上演德国、意大利或法国歌剧时,都由不同的指挥分别担当,于是一直无法产生所谓的音乐监督. 大都会歌剧院有了音乐监督已迟至1972年,首任就是库贝利克,可是他只担任到1974年2月就辞职了.接着,这职位又悬空下来.1976年由首席指挥莱文升任此职,直到今日. 在原则上,大都会歌剧院管弦乐团是歌剧专用,是不举行单独的演奏会的.可是,由于他们的技艺高强,于是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著名乐团.
37. 德累斯顿爱乐乐团(Dresden Phillharmoniker)
一提起德累斯顿的交响乐团,人们立刻会想到国立管弦乐团,可是在这个历史悠久的音乐都市中,另外还有一个已有100年历史的乐团,这就是德累斯顿爱乐.这个乐团创立于1870年,起初像莱比锡布店大厦乐团那样,取用演奏厅的乐字,叫做工艺会馆管弦乐起,1915年起才改为爱乐乐团. 1934年起,由肯培担任常任指挥,次年曾举行"现代音乐演奏会",显示其积极的活动,促使这支乐团不停地扩展.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受很大的打击,于是停顿了一段时间,1947年由彭嘉兹担任指挥后,逐渐增强实力,也到西欧旅行演奏,获得佳评,经过费斯特、马舒尔和赫比希的领导后,后由凯格尔担任常任指挥.
38.东京爱乐交响乐团
1948年组建于东京的东京爱乐交响乐团,其前身为1910年创立的松阪屋少年音乐队.后曾更名为松阪屋管弦乐团、中央交响乐团等,1948年改用现名.乐团演出活动频繁,年演出约100余场,并常参与演出歌剧及舞剧.指挥先后由高田信一、渡边晓雄、鲁契、尾高忠明等担任.乐团总员约有88人.
39. 德国北部广播交响乐团 (Symphonie--Orchester des Norddeutschen Rundfunks)
德国交响乐团.1945年创建于汉堡.隶属于德国北部广播局.1945~1971年由施密特--伊塞尔斯泰特(Hans Schmidt--Isserstedt,1900~1973)任首席常任指挥;1972年后改任名誉指挥.在他指导下乐队演奏水平显著提高,并去欧美各地旅行演出.1972~1976年由阿兹蒙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79年由滕斯泰特任首席常任指挥.现任指挥是万德,乐团总员115人.
40.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
德国交响乐团.演出歌剧时改称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1548年创建于德累斯顿.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德国著名作曲家许茨(Heinrich Schuz,1585~1672)自1617年起指挥这个乐团长达55年.韦伯、瓦格纳也曾在这个乐团担任指挥多年,并在这里首次演奏自己的作品.伯姆、凯尔伯特、马塔切契、桑德林都曾担任常任指挥.1975年后由布洛姆斯泰特、若杉弘等人任指挥.现任指挥是汉斯·冯克,乐团演奏水平很高,所奏德奥古典音乐格调高雅,乐曲织体层次分明,乐团总员约130人. 41.德国西南部广播交响乐团 (Sinfonieorchester des Sudwestfunks,Baden--Baden)
德国交响乐团.1946年创建于巴登巴登.隶属于德国西南广播局.1948~1962年由罗斯鲍尔德(Hans Rosband,1896~1962)任首席指挥.他曾带领乐团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1964~1979年由法国指挥家布尔(Ernest Bour,1913~ )接任首席指挥.乐团演出过为数众多的现代作品.1980年由波兰指挥家科尔德(Kasimierz Kord,1931~ )任首席指挥.乐团总员97人.
42. 费城交响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
美国主要交响乐团之一.1900年创建于费城.同年11月16日举行第一次音乐会.最早担任指挥的是弗·谢尔(Fritz Scheel,1882~1907).建团80余年中对乐团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指挥家为史托科夫斯基和奥曼蒂.史托科夫斯基于1913年就任第三任音乐指导与指挥,短期内使乐团的演奏水平显著提高,乐团以辉煌的音响、多彩的音色闻名于世,被称为"费城音响".它的各个乐器组都拥有著名演奏家.其管乐部分格外出色.在史托科夫斯基时期,乐团通过首次演出和唱片、广播等介绍了许多现代音乐作品.1936年后奥曼蒂与乐团共事41年,曾带领乐团在欧亚各洲旅行演出.1977~1980年由原来的第一客席指挥里卡多·慕狄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乐团总员约110人.现任指挥是萨瓦利什.
43. 法国国家交响乐团(L'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aise)
这是属于法国国家广播局的乐团,1934年聘安杰布烈许特担任指挥,经过严格的考试遴选团员后,以"法国国立广播交响乐团"之名起步.战后历任指挥家有德佐米耶尔、罗桑达尔和鲁路等,后来由于晚年的孟许和马第农,也指挥过这支乐团,使声誉大增. 1975年1月,由于广播局组织的变动,这支乐团的经营与管理改属法国电台.于是名称也改为"法国国家管弦乐团".该年由鬼才杰里毕达克就任音乐监督,再度引人注目,不料不到一年就辞职,自此,不再置常任指挥,由伯恩斯坦和马泽尔等人作为中心,继续他们的演奏活动,1977年起,聘马泽尔为首席客座指挥. 这是足与巴黎管弦乐团并驾齐驱的法国代表性乐团,虽然看不到巴黎管弦乐团般华丽的音色,但合奏明晰、精密,感觉极富情韵.由于是广播交响团,所以对现代作品的演奏,态度也很积极,演奏曲目范围宽广,擅长演奏梅西安等人的作品.马第农指挥这支乐团灌录的德彪西管弦乐作品全集的唱片,充分发挥了这支乐团演奏法国音乐的独特本领.
44. 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Radio Symphonie Orchestra,Frankfurt)
较早时,这乐团的正式称呼是"赫森广播交响乐团",近年来才使用现在的名称.这是1927年当做法兰克福国营广播局的管弦乐团组成的,1937年后由罗斯鲍尔德担任常任指挥,接着是舒利希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西德广播局重新整编,然后改称为西德(赫森)广播交响乐团. 战后起到1953年,由舒雷特担任常任指挥,后继者有崔利希和马捷拉特等人,1961年起由已故美国黑人指挥家狄克森担任指挥,1974年起由殷巴尔接棒. 在60年代前,这乐团未必获得很高评价,但殷巴尔就任后,他们的活动急速变得充实起来,目前已是西德广播交响乐团中的佼佼者.即使只听殷巴尔指挥的巴尔托克管弦乐曲集,就会发现每一细部都注入神经,反应敏锐,合奏精致,音响柔软.
45.法国国家广播电台新爱乐管弦乐团(Nouvel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France)
1976年由国家广播爱乐管弦乐团、抒情管弦乐团、室内管弦乐团合并而成.经常举行名曲演奏会及现代音乐系列音乐会等,同时还能举办几个音乐会.在法国作曲家及指挥家阿米任音乐指导与首席指挥期间,乐团广泛巡回演出,演奏水平有很大提高.80年代初,乐团指挥由库里威恩接任.
46.国家交响乐团(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这是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交响乐团,尽管团名上有National一字,却一点也没有受到政府的资助.这支乐团是在1930年春天临时组成的,而且举行3场演奏会,次年再以这些演奏家为中心正式创立.首任音乐监督是大提琴家金特勒.1948年引退后由副指挥米契尔升任,此后他担任这支乐团的音乐监督长达22年. 1970年由多拉蒂接任后,这支乐团就显得活跃起来,为英国Decca公司进行唱片录音.1977年起,由罗斯特罗波维奇就任第四任音乐监督,后来又请西班牙指挥家布格斯担任这支乐团的首任客座指挥.团员人数总共是95名.
47. 哥伦比亚交响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58年创建于洛杉矶郊外的比巴里·希路斯.当时82岁高龄的大指挥家瓦尔特在当地居住,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BS)为出版一系列由瓦尔特指挥的立体声唱片,在当地筹建了这个乐团.主要聘请洛杉矶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奏员参加演奏,并从好莱坞电影乐团团员中择优录取.乐团录制的乐曲几乎全由瓦尔特指挥.
48.汉堡爱乐乐团(Philharmonisches Staatsorchester Hamburg)
德国交响乐团.1896年创建于汉堡的汉堡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举行演奏会时所用名称.1922~1933年由卡尔·穆库(Carl Muck,1859~1940)担任第一任常任指挥.1934~1949年由约夫姆接任.后凯尔伯特、萨瓦利什等人相继担任指挥.1975年起由意大利指挥家切卡特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乐团的演奏稳重而具有德国传统特色.乐团总员约135人.
49. 皇家爱乐乐团(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这个乐团1946年由毕勤创建,自创建以来,一直由毕勤领导.1960年聘肯培为指挥,次年毕勤去世后,财政陷入危机.1966年,肯培就任首席.1975年由于肯培转任BBC交响乐团指挥,改由多拉蒂接棒,成为首屈一指的乐团.1978年多拉蒂转任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总监后,本想聘当时苏联的特米卡诺夫当首席,后因当时苏联政府不放人,首席悬空一个乐季后 ,1979年起由韦拉接任.现任指挥:阿诗肯纳吉.
50.哈雷交响乐团(Halle Orchestra)
1857年由柴尔斯·哈雷在英国曼彻斯特创立.他一直担任指挥到去世的1895年,接着由著名的瓦格纳指挥家李希特就任常任指挥,把这支乐团培育成世界一流的乐团,直到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经济萧条,这支乐团也跟着衰微,1920年,哈蒂就任首席指挥后,再挽回颓势,可是13年后哈蒂一经辞职,又接连只由客席指挥维持,乐团又沉寂下去.1943年由巴比罗里就任首席指挥,因训练成果辉煌,起死回生,重享昔日荣誉.1968年巴比罗里从第一线的活动退下,担任这支乐团的"桂冠指挥",在世之间,首席一直悬空着.1970年巴比罗里去世后,次年就聘请洛霍伦为首席指挥.哈雷管弦 乐团虽然不是华丽的乐团,但他们的音色颇具特色.擅长演奏北欧音乐.1984年起由波兰指挥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克洛瓦切夫斯基任首席.
51.赫尔辛基爱乐乐团(Helsingin Kaupunginorkesteri,或Helsink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芬兰主要交响乐团.1882年由作曲家、指挥家罗贝尔托·卡雅努斯(Robert Kajanus,1856~1933)创建于赫尔辛基.卡雅努斯亲自担任常任指挥50年,把乐团培养成为具有第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并介绍了西贝柳斯为数众多的作品.1951年汉尼凯宁(Tauno Hannilcainen,1896~1968)任常任指挥.1972年起由贝尔格伦德(Paavo Bergund,1929~ )任首席指挥.现任指挥:康密希奥纳.
52. 荷兰室内管弦乐团(Netherlands Chamber Orchestra)
荷兰室内乐团.由小提琴家哥尔德贝格创建于1955年.早期由23名提琴演奏员和1员古钢琴演奏员组成.哥尔德贝格自任音乐指导、指挥和独奏演员,并有时兼任首席小提琴.乐团经常参加音乐节的演出,并多次在国内外各地参加活动,其保留曲目有一百八十多首,同时也录制了大量著名协奏曲唱片.
53. 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Washington)
1931年创建于华盛顿.指挥先后由金德勒、米切尔、多拉蒂、罗斯特罗洛波维奇担任.乐团总员95人.
54. 华沙国立爱乐管弦乐团(Warsa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波兰主要交响乐团.1901年建于华沙,其前身为华沙国立剧院管弦乐团.1977年后由指挥与音乐指导的罗维茨基率领,使其成长为欧洲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一.本乐团一直是国际性音乐节"华沙之秋"的主要演奏团体,其曲目的演出包括众多的现代乐曲.姆里纳尔斯基、罗维茨基、柯尔多都担任过乐团指挥.乐团总员人数为100名.
55. 赫尔辛基广播交响乐团(Helsingin Radion Sinfonia Orkesteri)
芬兰交响乐团.30年代创建于赫尔辛基,隶属芬兰广播局.指挥相继由福格斯狄托、贝尔格伦德、卡姆等担任.乐团擅长于演奏西贝柳斯的乐曲.
56.皇家利物浦爱乐管弦乐团(Royal Liverpool)
英国交响乐团,1943年创建于利物浦,前身为1840年建立的利物浦爱乐协会的乐团.1957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乐团"皇家"称号.萨金特、里格诺德、普里查德、格罗夫斯、艾瑟顿曾担任过乐团指挥.六七十年代乐团曾录制不少有影响的唱片.
57.捷克爱乐乐团(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这是1894年以布拉格国民剧院管弦乐团的团员为中心组成的,两年后在德沃夏克指挥下举行第一次演奏会.起初还是附属于原歌剧院,到1901年才独立,1918年后由名指挥陶利希担任音乐监督,提升为捷克首屈一指的乐团. 1942年起由库贝利克接任监督,到1950年后的安杰尔时代才获得世界性实力与名气.1968年由诺伊曼接任音乐监督,柯煦拉则担任常任指挥.另一方面,以法国为中心的各国指挥家也时常应邀前去客串指挥. 由于历史悠久,不论名与实都不愧是捷克代表性乐团,特别是弦乐部分早享佳誉,合奏力高强,具有古雅的情调.他们那捷克式独特的音响,在演奏本国作品时,情韵特别的美,不容有别的追随者.他们的演奏曲目虽然广阔,但以斯拉夫系作品较出色.
58.克利夫兰交响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
美国主要交响乐团之一.1918年在克利夫兰音乐艺术协会的协助下成立,同年12月11日在克利夫半举行第一次音乐会,由尼·索科洛夫(Nikolai Sokoloff,1859~1922)担任指挥.乐团的历任指挥中最重要的是波兰血统的罗津斯基,匈牙利血统的赛尔以及法团人马泽尔.1933~1943年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的罗津斯基为乐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乐团加入了著名交响乐团的行列.在1946年~1970年在赛尔任职期间,成长为美国5大交响乐团之一.马泽尔于1972年到该团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之后,使该团继续保持原有的高水平.从1984年的音乐季节起由多纳尼接任指挥.乐团以合奏完美、均衡、明快,乐队音响透明著称.乐团总员104人.
59.柯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乐团(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Covent Garden)
英国交响乐团.隶属于皇家歌剧院.1732年建于伦敦的柯文特花园剧院于1856年遭火灾.1858年重建后成立本乐团.1892年始用皇家歌剧院名称.奥地利作曲家马勒曾指挥乐团演出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由库贝利克、索尔蒂、科林·戴维斯等著名指挥家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
60.罗马合奏团(Virtuosi di Roma)
意大利室内合奏团,由指挥家法萨诺于1947年在罗马创建.其编制包括古钢琴、双簧管和弦乐五部合奏,被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称之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合奏团",尤以演奏意大利巴罗克音乐著称.其演奏活动的开展,使之巴罗克音乐得到广泛的普及.听众对乐团的演奏表情之丰富,效果之完美给予高度的评价.乐团总人为13名.
61.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这是由于亨利·J·伍德所统率的女王音乐厅管弦乐团在1904年分裂后,另外组成的乐团,首任指挥就是有名的李希特,他一直担任到1911年.次年由尼基什接棒,他也是显赫人物.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由柯兹就任首席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团员都从军,更因会场的女王音乐厅被烧毁,演奏活动被迫停止. 大战后,1950年起,由克利普斯担任首席指挥,再度开始音乐活动,5年后由柯林兹引接,1961年起蒙都成为首席,由于这位大师的功劳,这支乐团显示飞跃进步,1964年蒙都去世后,由维斯和克尔特斯这两位年轻指挥家,以双头制维持演奏活动,但次年却正式任命克尔特斯为首席指挥. 后来由于跟乐团方面意见对立,克尔特斯在1968年辞去后,改由普烈文接任首席指挥.此后10年间,乐团与指挥之间一直保持蜜月般的状况,可是1979年起,则改由意大利俊秀阿巴多接棒.夏伊则从1980年开始,担任这支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此外,这支乐团从1977年起,聘德国长老级指挥家约夫姆为"桂冠指挥",接着又赠给老大师伯姆"名誉指挥"的头衔.现任指挥:托玛斯. 由此看来,伦敦交响乐团是伦敦五大乐团中,拥有最豪华指挥阵容的一个,难怪受世人注目,这也是万能型的演奏团体,对指挥家的反应,非常敏锐.
62.伦敦爱乐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32年因毕勤而组成,7年后毕勤却把它丢了,于是改为自主经营的方式,重新活动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9年,由贝奴姆就任首席指挥,但次年就交棒给鲍尔特,他在7年后辞去会长名誉,1958年起由斯坦堡接任,经过普利柴德后,1967年海汀克兼任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常任的方式,担任这支乐团的艺术监督与首席指挥.1979年则改由索尔蒂接任.现任指挥:韦尔泽--莫斯特. 伦敦爱乐是伦敦五大管弦乐团中以优雅的室内乐式合奏闻名的,这是由于受到创立人毕勤爵士的影响之故,至今依然多少保存着.据说,目前这个乐团又更上一层楼,实力有凌驾伦敦交响乐团之势.
63. 里昂交响乐团(Orchestre de Lyon)
法国交响乐团.草创于1919年,1969年在里昂正式成立.原名"罗纳--阿尔卑斯交响乐团",1971年后改用现名.音乐指导与指挥博多和副指挥西方万·康布拉使乐团的演奏水平有很大提高.乐团以1975年建成的莫利斯·拉威尔大厅为据点展开音乐,也参加里昂歌剧院的演出.演奏曲目广泛,以法国作品为主.1979年4月曾来北京、上海旅行演出,受到好评.乐团总员108人.
64.拉慕鲁交响乐团(Orchestre de L'Association des Concerts Lamoureux)
法国管弦乐团.法国指挥家拉慕鲁(Charles Lamoureux,1834~1899)1881年创建于巴黎.拉慕鲁自任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马克维奇任常任指挥.1961年后不设常任指挥,主要聘请客席指挥举行星期日演奏会.
65. 罗马歌剧院乐团(Teatro dell'Orera,Roma)
意大利交响乐团.1880年创建于罗马.隶属于罗马歌剧院.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意大利指挥家赛拉芬曾任指挥.乐团总员约110人.
66.洛杉矶爱乐管弦乐团(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19年在洛杉矶创立.其乐团指挥先后由罗恩韦尔、罗津斯基、克列姆佩雷、瓦伦斯坦、贝努姆、梅塔担任.60年代以来,乐团发展到历史最好时期.1978年后由朱利尼继任指挥,其演奏水平日渐提高.乐团总人为106名.
67.莱比锡布店大厦乐团(Gewandhausorchester,Leipzig)
德国交响乐团.1743年创建于莱比锡.因1781年后定期在格万特豪斯(Gewandhaus,即"布店大厦")举行音乐会而得名.乐团具有古老的传统和风格.1835年起门德尔松曾指挥这个乐团近10年,使乐团成为欧洲第一流的演奏团体.尼基什、福尔特万格勒、瓦尔特等著名指挥家都担任过本乐团的指挥.李斯特、柏辽兹、瓦格纳、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圣--桑、理查·施特劳斯等著名作曲家也曾指挥这个乐团的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康维契尼、诺伊曼等指挥家使乐团重振旗鼓.1970年后由库尔特·马舒尔任首席指挥.乐团演奏曲目广泛,以古典作品为主,同时也演奏近现代作品,乐团总员约180名.
68. 罗马尼亚广播交响乐团(Ruman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1928年创建于布加勒斯特,隶属罗马尼亚国家广播电台.初期规模较小,只在电台播音室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编制扩大,成为国家有代表性的乐团之一.本乐团在孔塔指挥下录制的艾奈斯库《罗马尼亚狂想曲》获得广泛好评.
69.伦敦国家爱乐管弦乐团(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London)
1970年创建于伦敦.由伦敦音乐界的知名人士私人经营,专事录制唱片和磁带.50年代末期曾用"RCA交响乐团" 、"伦敦音乐节管弦乐团"名义灌制唱片.团员大都是居住在伦敦的优秀演奏家.担任乐团指挥的有博宁格、莱文、马泽尔、夏伊利等.
共4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