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名人|吉他中国名行|吉他中国名校|吉他中国名厂|吉他中国名曲|吉他中国外|吉他世界
 
古典吉他人物谱
其他吉他人物谱

吉他中国服务
吉他中国投票
您认为本站的速度?
您对本站的印象?
民谣、古典或摇滚?
您认为先学哪个?




 
★★我与吉他—杨雪霏★★★

  曾经有许多人问我:小时候怎么学上吉他?是啊,直到现在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送自己的孩子去学钢琴、小提琴,很少人会想到吉他。在人们印象中,吉他似乎不是一件正式的高雅的乐器,只有社会青年才会于之为伴,想我这样一个女孩怎么会学上吉他?学了这么多年?还出了些成绩?还以此为专业?人们自然好奇。

  其实我学吉他实在是阴错阳差,现在人们夸赞我成熟稳重,哪里想到小时的我淘气到让大人们发愁,妈妈想让我学习一种乐器使我能够专心地、持续地做事情。那个年代社会上正流行手风琴,妈妈本想让我跟她教音乐的同事陈长玲老师学手风琴,正好多才多艺的陈老师要在学校办一个吉他兴趣小组,就劝我妈妈让我参加她的兴趣小组,这样我就成了小组四、五年级小孩中唯一的二年级孩子。现在想起来在1984年,能够碰到一个喜欢并想教吉他的老师真是有缘分。

  那时妈妈告诉我要学吉他时,我连“吉他”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知她是个什么样子。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走在学校附近那条林荫小道上,我兴奋地问妈妈:我要学的那样东西什么样来着?爸爸花20元钱把商店里最后一把儿童吉他买回家,我总忍不住打开盒子去看看她,用手拨弄她的弦,这件曲线优美的乐器就发出柔和的声音,真实好玩。现在我拥有非常昂贵的名琴,但是那把简陋的小琴已经被我永远保存起来。

  

  在吉他队渡过的3年是我的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日子,年龄最小而学得最快的我是陈长龄老师最得意的学生,我作为主力队员常随队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小女孩们背着吉他边弹边唱的新颖风格总是博得一致好评,我们捧回一大堆奖状,挺风光的。

  说实话,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陈长龄老师意识到我需要有更全面的发展就不能只跟她学,于是两年后她把我送到她的老师张士光先生那里。在跟张老师学习的几个月期间,我参加了一位美国专家的讲座,这位专家听我弹完后说:“如果你有个好老师,你就会成为一个一流的演奏家。”那时,九岁的我并不明摆这句话的涵义,还奇怪为什么他讲得这么少。但是从那时起,我心里开始萌生一种理想:将来我要做一名演奏家!

  接下来,1987年是我的“里程碑年”。3月,陈长龄老师从报上看到5月将举行首届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希望我参加,但报名要求的曲目我都没有弹过,于是,她想方设法带我找到艺术节的发起人陈志老师。还记得第一次去他家见面时,陈志老师温文尔雅地与我们交谈,但我还是很害怕、紧张,总觉得他高高在上的。多年以后回想这件事,他就笑我刚去时“木”得一句话都不敢说。那次陈志老师听我弹琴后说我像一列出轨的火车,必须从头改方法,然后再看看是否教我,能否上艺术节。从那以后我就成为了他的学生。一晃12年过去了,人们在回首往昔时,真是感叹岁月如梭。我已从他最小的学生成为最大的师姐,但直到现在我才又深一层地体会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竟然如此深远、持久。

    
  吉他岛版主与杨雪霏(两把吉他为Smallman, Vowinkel) 

  在那次办得非常成功的国际艺术节上,我觉得自己很出风头,唯一我这么一个10岁的小孩到处收到瞩目和赞扬,回来后又接受了西班牙大使的赠琴,第二年参加"牡丹杯"全国吉他大赛拿了第二名(当时的第一名是方仁俊,两人演奏的曲目都是巴利奥斯的《大教堂》。版主注),去了香港。再下来的89年又去了日本。可以说从那时参加艺术节开始了我的音乐艺术生涯,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开始认识了吉他,才开始了我漫长的了解、喜爱并决定以他为伴的历程。我常常感叹这件小小的乐器在经历了那么悠久坎坷的历史后仍有如此强劲、如此活跃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发展潜力。他那么柔和,可供大众娱乐消遣,也可让你为探索艺术付出艰辛,把你送进高高的音乐神殿。他的世界是那么大那么奥妙。那六根纤细的琴弦能弹出那么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即使现在我已经见识了那么多,但时常还会惊叹"吉他还能发出这样的音响啊!吉他还能这样弹啊!"吉他就是这样,开始你可能觉得他的声音小,太温和,不能像钢琴小提琴那样"抢耳"。但是,慢慢地,你就会越来越感受到他的无穷魅力。当你弹奏吉他时,你必须怀抱着他,就像抱着你的爱人,你的心脏紧贴着他,你用你的肉体而不是弓子那样的媒介在他身上发出声音,你会觉得那声音是那么亲切,能钻进你的内心深处,融进你的灵魂,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地陪在你身边的伴侣。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吉他的原因吧。
1990年.我走到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父母希望我一边就读保送的市重点中学一边学琴,而陈志老师认为我要继续学琴只能上音乐学院附中。有很长时间,我觉得父母不支持我,哪里能够明白父母爱护孩子的苦心。那时各文艺团体、院校都没有吉他专业,吉他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气候,父母要为我的出路着想,怎么愿意让我冒险从事被人们认为是"玩具"的吉他事业呢?那时我作了坚决的选择-上附中,将来就弹吉他!
版主与杨雪霏(两把吉他为Smallman, Vowinkel)

  经过陈老师忙着跑关系和父母思想斗争的辛苦后,我终于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吉他专业的学生(现在杨雪霏在世界最高级音乐学府之一的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继续深造。版主注),现在我大学四年级了,从附小到大学已经有了10个吉他学生,当不断有人在询问我是什么专业时,他们非常惊讶于我的答案;当我背着装着吉他的漂亮琴盒走在街上时,还常有人说:"嗬!大提琴。"
我在音乐学院学习这十年不但是中国吉他事业迅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自己成长变化的十年。
我从一个被家人逼着弹吉他的小孩长成现在与吉他为伴的大姑娘。因为吉他,我尝到欢乐、成功、失败、彷徨、无奈、压抑、痛苦……。在痛苦的时候,我甚至悔恨 自己当初碰上了吉他,选择了吉他。现在我才知道在付出了代价后,我也收获了我的音乐。
感谢吉他,他让我感受了真正的人生。(全文完)

感谢吉他岛Peter授权,吉他岛:www.Peterfang.com

 
吉他中国社区
吉他中国俱乐部
吉他中国档案馆
按性别查询  |
按吉他种类查询民谣|古典|
吉他中国吉他联盟
吉他中国友情链接
交换链接请与我们联系

请您加入


关于我们| 网站导航|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吉他中国 版权所有 Guitars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