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吉他中国记者竞霄来到了台湾著名吉他手、音乐人江建民在北京的工作室——乐之魅录音室,对这位谦和的音乐人做了一次专访。
吉他中国(以下简称吉):江老师您好,您最近在忙什么呢?
江建民(以下简称江):很杂。在这边做事情主要是帮人家贴琴。帮人家贴琴为主业。编曲的有曲世聪的,张萌萌的,还有刀郎的曲子,还有庞龙的。(笑~)都有。我们做这种工作,就是都有。最近还好,前面忙碌了一阵子。最近比较抒怀一些。
吉:您跟北京住的惯吗?
江:我很喜欢北京,我觉得北京很好,我一直都有腰的毛病,我来了北京都好了。主要就是干燥。干燥就好了。我以前主在老家,24小时都要开除湿机。我觉得在北京很舒服。
吉:您感觉北京的音乐氛围怎样?
江:现在北京整个氛围比台湾好的多了。台湾现在是十分艰苦的地方。在MP3风行的时候,唱片界就已经垮了。有很多台湾朋友现在都在北京。我现在每个月都要招待一两个从台湾来的朋友。他们也许是来想看看,也许是想来发展的这些人。其实这个比率是很高的。比如姚谦、周志平,还有李宗盛。我觉得北京氛围很不错。内地很不可思议。去年我来的时候感觉我是一个难民,逃难来的。来到北京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真的是没想到。不止音乐界,很多台湾的财团也来内地。北京还是有很多的机会。另外你们可能很难想到,现在的台湾那边太混乱了。我不太希望小孩子在那边长大。在那边我本来要放弃了,但在这边有很多希望。
吉:您对我们一些坐在电脑前创作的初学者还有想提高自己的吉他手提一些建议吧。
江:我觉得我比大家幸运的一点是我接触流行音乐比别人早。所以在台湾发展流行音乐比较有优势。我是随着发展走到这个地位。在刚发展唱片业时没有什么人,我就勉勉强强成为一个专业人。其实我的经验是在工作中学习的。在台湾有一些老的录音师也是这样。大家慢慢走出一条专业的路。
以前做唱片是少数的人,现在大家都用电脑,因为大众化的结果,很多录音师就诞生了。现在这个年代,很多工作的分工、方式,他们不知道怎样学。工作方式可以很简便,比如我们在一起工作可以互相切磋这样子。
吉:您是TC效果器的老用户了,是这样吗?
江:那个时候我用的东西是分开的,有独立的Compressor,有独立的消杂音,Noise Gate, Delay独立出来,还有另外一部效果。那个时候就是这么用的,前级,后级。所以我一直都是TC的用户。到了2000年以后,台湾产品市场不好了,人家给我介绍G-MAJOR,我就买一部回家试一下。因为非常便宜。我以前都是分离式的,现在买一部很方便。G-MAJOR的好处一是便宜,二是综合式的,效果又不差。
吉:您在使用2台G-MAJOR,是怎样来使用它们的?设备是怎样连接的?
江:我现在用两部G-MAJOR,为什么用两套呢,是我在这边也准备了一套,这样可以两边都用。后来还是都带到这边来,所以两套都在用。来这边适应这边的环境,就把前级进一台G-MAJOR,出去后成为平衡式输出,在进入功放之前,第一部G-MAJOR可以加一些Compressor,前面的部分。干净的音色送到功放回来之后又进第二部G-MAJOR。我就用后面的G-MAJOR,就用后面的部分Delay什么的。
江老师在画设备连接图
吉:对G-MAJOR的声音品质、功能的感觉怎样呢?
江:综合效果器怕在串联中产生很多的哼声,我觉得在G-MAJOR做的很好,我觉得它的操作简单,都挺好的。
江老师的两个G-MAJOR的连接方法:吉他 - 前级 - GMAJOR1 - 功放 - 喇叭 - MIC拾音 - 话筒放大器 - GMAJOR2 - EVENTIDE - RPOTOOLS 192
吉:您在现场演出中用到了G-System,谈一谈对G-System的感觉? 包括功能、声音。
江:我更喜欢G-System。G-System有一点很好。我再画张图。我是PreAmp的用户,我是这么做。它有4个Loop,你可以用Loop接失真之类的效果。G-System我自己很喜欢。我在现场用的不是前级,因为不是在美国可以搬那么多东西。我现场把失真接到G-System里使用。它的4组Loop,我可以设定channel来选择。而且G-System有9V的输出,可以不用带一大堆的电源、变压器。它的切换非常快,不会有延迟。还有它的音质非常好。所以它比较适合现场。
G-System的连接图。江老师笑称与两个G-MAJOR的连接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吉:好的吉他效果器对于吉他手录音、演出、以及激发创作灵感等方面的重要性?
江:实际使用G-System比较方便。还有就是干净。TC效果器的一个特点就是干净。G-MAJOR的操作非常简便,在工作中非常便利。
吉:讲一讲好的监听音箱对于吉他手的重要性?因为现在DIY录音的吉他手很多,甚至很多人录吉他的时候采用LINE IN的方式,并不用吉他音箱,而直接使用监听音箱。
江:dynaudio我是97年才知道的。我认识dynaudio的音箱是在一个投资1亿3千多台币的录音棚。我并不是很发烧的人,但为什么对这音箱的印象那么深,就是录音这么久,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监听对音色的还原那么准确。一般人不知道,因为一般在录音棚那么大的监听音箱,其实都是给客户听的,“骗”客户用的。很大很重的低音,音量开得很大,老板一听很高兴。这种监听不是很准确的。都是震撼人用的。但是像dynaudio这么还原准确,又可以震撼人,这是我对dynaudio最早的印象。我来北京在龙隆棚里有个小的音箱。
我工作时情愿难听些,但我期望准确。北京大部分的棚空间设计都不是很好。最小声对空间的影响最小,最起码可以很准。dynaudio渲染的不多,又不是那么“老实”,是在中间的那么一种感觉。我觉得挺好的。我自己本身比较倾向于dynaudio。
LINE IN不见得就不好,我会把LINE IN当作音色的一部分,但我不会当全部。LINE IN有时我把它当作一种音色,但是我不会排斥它。
吉:您是否还在使用录音棚中使用TC的其他设备?
江:TC主要是走专业路线,像我们这样的都会倾向这个。
江老师在讲解设备。
吉:10 关于10月27日TC 中国新品发布会上,您会介绍一些什么内容?
江:那天我最多以我怎么使用这些设备为主。一般自己在录音棚都是解决问题,做一些事情。有时候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尤其是设备。它是一个工具,碰到什么问题来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的话题大概在这些范围。
下面是江老师使用的吉他,他曾经收集过吉他,但现在种种原因大部分吉他已经卖掉了,剩下的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录音用琴。
工作中~
闪着光的机器就是不一样。
为吉他中国签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