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个乐手的演奏,就象看一个人,有没有好感往往都是第一印象。我所喜欢的乐手(包括许多大师),大多都能在他的作品中的第一个乐句就能牢牢抓住我的耳朵,无论古典还是流行。所以我在《吉他中国》商城购买CD时,要么就把一个乐手所有专集都买下,要么就一张都不买。而SUART HAMM的作品我几乎全买了。
看到《KINGS OF SLEEP》和《RADIO FREE ALBEMUTH》等早期专集里面的STU,再看看最近来中国演出时候发福的他,真是感觉到岁月流逝,也感触于西方人日常饮食的不科学——那么多年轻时俊朗挺拔、狂野不羁的乐手,人到中年时就变成了球型的身材,琴声依旧动听,而外型则彻底“实力派”。STU的早期作品充满金属气息,琴声铿锵而有冲击力,不论是伴奏中的大量快速平稳的击勾,还是充满旋律感的独奏段落,都将贝司的演奏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CD非常适合表现音响的低频部分,录音时估计对贝司部分做了非常专业而细致的处理——尽管许多曲子都是与吉他、鼓合奏的,但聆听的时候每次贝司的击弦都声声入耳。我所使用的音响并不专业,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用电脑多媒体音箱在听CD,但还是能充分领略到这一点。特别是用半专业级的铁三角A900耳机听这样的CD时,更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低音部分的那种张扬而不乏细腻平稳的冲击力。美国唱片工业长期以来在摇滚乐录制方面积累的功力确实让人叹服。
《KINGS OF SLEEP》专集从充满摇滚气息的贝司独奏开始,整张唱片洋溢着80年代典型的美式硬摇滚气息;正如封面上那火红色调的、感觉到力量与破坏感的图片,STU的形象也完全是一个美国牛仔式的长发披肩的摇滚乐手,而唱片内页他与孩子们嬉戏的照片则让人感觉到他的童心与随和,也许他的性格正如他的演奏风格一样——稳练、富于表现力而不怪异。《RADIO FREE ALBEMUTH》专集则风格要多样化,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那个黑人妇女听收音机的画面作为封面,也许是表明自己的作品象白居易的诗篇一样,对大众有独特的亲和力。整张CD曲风比较柔和,大量的贝司独奏充满旋律感而飘逸洒脱,中间一首乡村风格的独奏非常活泼,模拟的是他用琴声和台下一位听众的对话,唱片内页的STU肖像让人感觉到他的成熟内敛。
《THE URGE》则以动感的旋律开局,风格偏于FUSION,据说这也是STU首次开唱的专集,感觉他的嗓音还不错,歌曲也是富于旋律性(好象许多乐队的贝司手在歌曲创作和演唱方面都挺有一手,以EAGLES乐队为代表,这可能与优秀贝司手在器乐和声等方面深厚的理解有关)专集中有些曲子带有浓郁的黑人舞曲风格,有些又偏于柔和的硬摇滚。几乎STU的每张CD都有纯粹而高难度的BASS独奏曲目,我想对于他早已没有炫技的必要了,只是通过作品演绎自己的一些情感。在我们这样的外行看来,能把简单的四根弦演绎到如此复杂而动听的地步,没有现场亲眼所见真是难以想象。
听STU现在的新专集,感觉风格现代感了许多,有扑面而来的都市气息,不变的是大量的独奏段落和旋律的“抓人”,他的CD都有一个共同点——封面设计朴实无华,录音水准一流,作品耐听,考验音响实力。
“贝司是一个乐队的灵魂”——能够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普通听众其实并不多,包括我也是。只要用心听过STU的唱片,可以让原先不懂贝司的人初步感受到这四根弦的魅力。国内许多乐队的演奏水准不高,我想多少和贝司手的水平有关。而在现在大部分的流行音乐唱片中,低音部分的编排和录制效果几乎决定了整张专集的听感(如果把音响系统均衡调节的低频部分大幅度削弱,你就会发现再动听的乐曲也会马上变得索然无味的)。真正喜欢摇滚乐的朋友都应该买一、两张国外贝司大师的CD,时不时震撼一下自己的音响,也打动一下自己的耳朵。
文作者:dtvchen 出自:吉他中国论坛
STU HAMM的专集封面欣赏:
《Radio Free Albemuth》
《Kings Of Sleep》
《Outbound》(最新专集)
《GHS》
《The Urge》
其他详细信息请登陆:http://shop.GuitarsChina.com/index.php?cPath=25_127